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从法条困难户到律政精英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升级  学生     

第6章

从法条困难户到律政精英

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场景复述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的法律学习能力,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我回想起老教授的话,他强调的是将知识“讲给别人听”,而不仅仅是自己理解。我意识到,“讲”的过程不仅仅是复述条文,更是梳理逻辑、组织语言、建立联系的过程。

于是,我开始尝试将我的“场景复述法”与“知识体系构建”相结合。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不仅要记住每一个法律条文,还要能够将相关的条文、原则、概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的“故事”,并能够将这个“故事”清晰地讲述出来。

这个升级后的方法,我称之为“法律故事链”。它是在“场景复述法”基础上,增加了“链接与串联”和“主题故事化”两个关键步骤。

步骤四:链接与串联(新增)

这一步的核心是找到不同法律条文、不同法律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可以是:

总则与分则的连接: 例如,先复述《民法典》总则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再复述合同编中关于合同生效、合同无效的规定,将总则的原则性规定与分则的具体规定联系起来。

不同条文之间的连接: 例如,复述关于合同无效的条文后,紧接着复述关于合同被撤销的条文,比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与原则的连接: 例如,复述“善意取得”的概念后,再复述“物权公示原则”,理解善意取得是对物权公示原则的一种例外。

部门法之间的连接: 例如,在复述《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时,可以联想到《侵权责任法》中关于损害赔偿的规定,比较两种责任形式的异同。

在进行链接与串联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表格、或者简单的连线图等工具,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可视化。

步骤五:主题故事化(新增)

这一步是最高级的应用,要求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法律条文、原则、概念,围绕一个特定的法律问题或法律主题,组织成一个有逻辑、有条理的“故事”。这个“故事”应该能够清晰地解释某个法律现象,分析某个法律问题,或者解决某个法律案例。

例如,以“合同效力”为主题,我可以构建一个“法律故事链”:

故事开头:我们签订一份合同,希望它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约束双方。那么,什么样的合同才算有效呢?(引出主题)

第一个故事节点:《民法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条件的规定。(复述相关条文,并构建场景)

第二个故事节点:如果合同不符合生效条件,可能是无效合同。(复述无效合同的条文及场景)

第三个故事节点:无效合同会产生什么后果?(复述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上一章 第5章 从法条困难户到律政精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