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们深入讨论了画展的主题、每幅作品的含义以及文字介绍的风格和方向。陆瑾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感染力让我折服,我几乎忘记了他是那个高中时令我心动的少年,而是全沉浸在艺术的讨论中。
中午时分,陆瑾突然问道:「饿了吗?我可以叫外卖。」
「其实...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可以出去吃?」我提议道,「一上午都在室内,出去透透气也好。」
他思考了一下,点点头,「有道理。附近有家不错的意面店,可以去那里。」
我们一起走出工作室,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陆瑾走在我身边,不再是那个冷冰冰的画家,而是一个普通的朋友。
「你为什么不接受采访?」路上,我突然问道,「我查过资料,你几乎没有任何公开的采访。」
「不喜欢被过度解读。」他简短地回答,「艺术应该自己说话。」
「但是作品背后的创作者也很重要啊。人们总是好奇天才的思考方式。」
「我不是天才。」他纠正道,「只是比较专注。」
我笑了笑,「高中时大家都叫你天才少年,记得吗?」
「那是他们不了解真正的艺术。」他摇摇头,「真正的艺术来自于无数次的练习和思考,而不是所谓的天赋。」
「所以你那时候每天都留在美术室到很晚?」
「嗯,几乎每天。」他看了我一眼,「你知道?」
「当然,全校都知道。」我没有告诉他,有时候我会故意经过美术室,只为了远远地看他专注作画的样子。
到了餐厅,我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桌上,氛围宁静而温馨。
「你为什么回国?」我问道,「在国外发展不是更好吗?」
陆瑾点餐,思考了一会儿才回答:「想念这里的一切——光线、气味、人...这里的一切都更适合我创作。」
「人?」我好奇地追问,「特指某些人吗?」
他看了我一眼,没有直接回答,「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中都有一些重要的人,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方向。」
「比如说?」
「比如老师,比如父母,」他停顿了一下,「比如那些欣赏和理解你作品的人。」
不知为何,我觉得他最后这句话似乎意有所指。但我不敢确定,也不敢追问。
餐后,我们沿着街道慢慢走回工作室。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微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清爽。
「林小雨,」陆瑾突然开口,「你还记得高中毕业那天吗?」
我心跳加速,「记得,怎么了?」
「那天我想找你说些事,但没找到。」
「你找我?」我惊讶地看着他,「为什么?」
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组织语言,「关于你的信...我想当面回应你。」
我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膛,「但你没找到我。」
「嗯,后来我就出国了。」
「你本来想说什么?」我小心翼翼地问。
陆瑾停下脚步,看着我的眼睛,「我想说,谢谢你的喜欢,但我必须出国深造,无法给你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