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丧仪,宫内处处皆挂起了白幡,肃穆与悲痛笼罩着每一寸空气。众人面容哀戚,神色凝重。一众大臣、后妃、皇子以及命妇皆身披素白长裳,跪伏于乾清宫前。三跪九叩为先皇举哀。四皇子玄凌登上帝位改号乾元,尊其嫡母佟佳氏为仁宪皇太后。
步军统领隆科多与川陕总督年羹尧,在皇位继承之争中为四阿哥玄凌的登基立下汗马之功。作为保皇党一族的瓜尔佳氏,亦被玄凌视作社稷柱石,成为新政权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一时间年羹尧权势赫赫,行事愈发嚣张跋扈。

小公公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苏培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隆科多为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袭一等公授吏部尚书并兼管理藩院。
苏培盛川陕总督年羹尧授二等公凡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着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大将军办理钦此。
龙套大臣们:谢主隆恩。

小公公退朝

龙套咱们皇上可真是器重年将军和隆科多大人
龙套隆科多大人恭喜恭喜啊,您可是国家的大功臣啊!

龙套年大将军,皇上对你可是垂青有加呀。
龙套年大人您可是皇上的股肱之臣那。

因后宫无皇后主事,佟佳太后依惯例着手对府邸侍妾进行封赏。此事原本与身为太妃的乌雅氏毫无干系,然而她却以生母之名横加干涉,执意要将自己的外甥女乌拉那拉氏宜修推上贵妃之位。佟佳太后并未让步驳回了她的无理要求,仅将宜修封为正三品妃位。虽名曰“妃”,却位居妃位末流。所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宜修的处境顿时显得微妙而尴尬。
甘沅芷被册封为正三品德妃,苗澧兰晋为正三品贤妃,两人同沐殊荣,皆受佟佳太后钦赐协理六宫之权,肩负起辅佐后宫庶务的重任。齐月宾位列正五品端嫔。因先皇驾崩未久,选秀之事暂且搁置,至此面上后宫的位份全部尘埃落定,但暗潮依旧无声涌动,隐藏于繁华背后的权谋之争,随时可能掀起新的波澜。
要问身为皇上生母为什么仅仅是个太妃?这还要从皇上登基说起。皇上登基那天封她为母后皇太后,仅次于佟佳太后(嫡母皇太后)但琳太妃不满玄凌登上皇位,想让自己的小儿子十四登基,怒斥皇上得位不正,牵连皇上被政敌所攻奸,最后是先皇的首领太监赵昌公公,举着先皇上圣旨,四阿哥玄凌改玉碟为佟佳皇后所出,才平息了这场风波。皇上虽改玉蝶但前朝后宫都知道琳妃才是生母。皇上出于孝道没有发落她,但也仅封她为琳太妃,与先皇的太妃太嫔一起住在寿康宫。
昔日的对手宜太妃、惠太妃与荣太妃,如今却整日聚在一处,笑语嫣然,言谈间满是对老对手琳妃的讥嘲。她们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枉她机关算尽,妄图将自己小儿子推上帝位,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若是自己的儿子能登上皇位,那可真是烧高香了。真是脑子不正常,哪个儿子不是儿子,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成了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柄。若非这场闹剧,谁能想到,这些曾经斗得你死我活的宿敌,竟能放下多年的嫌隙,围坐一处其乐融融。她们叙话时,竟比寻常邻家妇人还要热络几分,仿佛那些年的明争暗斗、剑拔弩张,都只是过眼云烟,未曾真实存在过一般。

作者感觉本文不是很连贯,前面新添加了几章,感兴趣的宝可以看看。
作者原著小说位份依照电视剧简化,只留下了夫人这一等级。
正一品:皇后(中宫之主)
从一品:皇贵妃(副后,不常设)
正二品:贵妃(限2人)
从二品:夫人(私设保留)
正三品:妃(限4人)
正四品:嫔(一宫主位6人左右)
正五品:贵人(无定数)
正六品:常在(无定数)
正七品:答应 (无定数)
正八品:官女子(通常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