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鸳与沈眉庄在吃茶闲逛看戏消遣,宫中嫔妃为了争宠手段尽出。今日是一方手帕悄然从袖间滑落,恰到好处地露出半抹精致的绣纹,惹人注目;明日是在御花园中赏花,看似无意,却将自己最温婉柔美的姿态展露无遗;后日更是有佳人在皇上必经的路上轻启歌喉,娇嗔软语如流水般婉转,随风飘入耳中,撩拨心弦。
宫女的指尖灵巧地翻飞,将新采摘的瓜果一一剥开,顿时,甜蜜的香气袅袅升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文鸳二人低声细语,话语如涓涓细流淌于耳畔。时而浅笑相和,眉眼间尽是温婉;时而轻挑眉梢,似有几分戏谑隐于眸光。兴致正浓时,二人便不约而同地抬眸对视,唇角微扬,似有千言万语无需多说。那默契的一眼,盈满了然与莞尔,仿佛时光都在这一刻悄然停驻。
近来皇上对甄嬛的宠爱与日俱增,但有了文鸳的干预,俩人没了杏花微雨,椒房之宠,纵使甄嬛得幸,圣眷优渥,却始终未能越过她这道无形的屏障。如今后宫得宠排位,第一文鸳、第二甄嬛、第三华妃、第四沈眉庄,后宫妃嫔心思深藏,暗潮涌动,表面上却是一派风平浪静。华妃一党因不满甄嬛得宠,暗中针对甄嬛的手段层出不穷。
而夫人宜修则隐于幕后,不动声色地煽风点火,甄嬛逐渐获得皇上宠爱,安陵容觉得甄嬛和淳儿的情谊远超自己,嫉妒心作祟,再加上甄嬛得宠,后宫妃嫔不敢对她下手。便针对与她亲近的安陵容。饱尝宫内妃子排挤,浣碧言语也不尊重她,经过浮光锦事件宜修见状挑拨离间,她逐渐导向宜修阵营而疏远甄嬛。富察贵人有孕的消息传来,后宫顿时暗潮涌动。夫人宜修不动声色地唤来安陵容,命她精心调制香粉,意图借此引诱松子,让她失足跌倒而流产。
然而甄嬛竟也被诊出怀有龙嗣,宜修眼底掠过一丝阴翳,眉心微蹙,旋即再次授意安陵容取出舒痕胶,打算以此让甄嬛失去腹中胎儿。祭祀大典临近,皇上与皇后即将离宫数日,前往天坛祈福。太后年事已高,无力操持后宫事务,便将管理后宫之权暂交给娴夫人、华妃以及敬嫔。宜修则以身体抱恙为由,婉言谢绝请求皇上闭宫静养玄凌应允。待御驾离宫后,华妃再也难以压抑胸中翻涌的嫉恨。
这些时日以来,皇后独占圣眷,恩宠之盛令人侧目。皇后出身名门,又是皇上的嫡妻,她纵有千般不甘,也无从抱怨毕竟传出去便是失了体统,更是对皇后不敬。可甄嬛的异军突起却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直刺入她的心口。那份炙热的圣宠不仅灼伤了她的骄傲,也将长久以来隐忍的怨愤点燃成熊熊烈火,几乎将她吞噬殆尽。
华妃眸光深沉似水静候时机,只等一个突破口的降临。甄嬛并非毫无察觉,她心中明镜似的,华妃在暗中伺机而动,然而对方家世显赫手段凌厉,硬碰硬只会自取其祸。于是甄嬛选择以退为进,佯装病弱借柔势化解危机。那一日她请辞称病,面容添了几分苍白,步伐也比往常迟缓些许。偏偏这一丝不起眼的虚弱,被华妃敏锐捕捉,然而这一抹虚弱却成了华妃等待多时的契机。她的唇角悄然勾起一缕冷笑,随即毫不犹豫地掀开了争端的帷幕。
华妃言辞如刀,句句犀利,字字紧逼,仿佛每一句话都直刺甄嬛的心口。面对这样的攻势,甄嬛虽竭力维持冷静,但气氛依旧逐渐升温。双方你来我往,争执愈演愈烈,场中的火药味浓烈到几乎令人窒息,剑拔弩张之势一触即发。华妃因甄嬛得宠而心生嫉恨,假借惩处之名,命她于烈日炎炎下跪在翊坤宫外近半个时辰。酷暑煎熬,甄嬛体力渐渐不支,腹中亦传来剧痛,鲜血淋漓染红了裙摆。她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瘫软在冰冷的地砖上,眼神里尽是痛苦与绝望。深宫中的风云瞬息万变,权谋与仇恨如同暗涌的狂潮,在这寂寥的角落愈演愈烈。
经太医诊治后,最终还是小产,没能保住孩子。然而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多重暗流交织的结果。安陵容以祛疤为由,悄然献上了一盒舒痕胶,内藏大量麝香。甄嬛信以为真,连续使用了四盒,未曾察觉体内早已积蓄毒性,种下了祸根。
与此同时,翊坤宫内常年焚燃特制的欢宜香,此香中同样掺杂了浓烈的麝香。罚跪之时,甄嬛被迫深吸那带着甜腻气息的空气,过量的麝香侵入身体,令本就脆弱的胎儿愈发不安稳。更甚者夫人宜修暗施诡计,授意章太医在甄嬛的安胎药里动了手脚。
他表面开出了保胎良方,实则掺入红花等催流产之物,掩盖其险恶用心。一步错,步步皆输,甄嬛怎料到,自己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竟布满如此密不透风的算计,在疼痛与绝望中,那个尚未成形的小生命悄然流逝。

作者剧情快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