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和我脑子一抽直接写这本书的原因。
入坑法革圈,如果我算这个圈里的人,已经三年了,因为小时候在斯普林菲尔德居住过半年多时间,我最一开始最感兴趣的是美革的历史。
后来是读了拉扎尔·卡诺的个人传记,尽管是冲着了解一名工程师兼数学家读的,最后却被他在大革-命中扮演的角色吸引。
一个人,坚持共和思想,反对拿破仑称帝,但又在百日王朝时去支持拿破仑。
有些史学家将他在百日王朝中的行为,称为投机。这明显不对。
从他以前受到指责,可以靠污蔑死去的政敌(圣鞠斯特)来洗清自己的声誉,但他在这种处境下,还肯定政敌的功劳和能力,就能看出他并非一个投机者。
我成了他的激推,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接着顺着他去了解了这段历史,开始读各种通史和专题史。
相较于美革,法革总是能弄出一堆各种各样的争吵。
现在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吉伦特派、保王党(这都二十一世纪了,怎么保王党还存在)还在各种论坛上吵架。
甚至到现在一手资料是更新的状态,是的,我指的是当时留下的演讲稿和报纸。
这也是我吐槽法革史料混乱的原因,我到现在都没找到旧制度末期债务、税收、支出的具体数据,专业资料简直是各家各说法。
得益于他们,我收集资料的难度直线上升,再一次怀念美革史料的明晰。
这本书构思之初,是我发现除却专业研究外,很少有人讨论这段时间的经济问题。
(路易十六时期的经济问题,到拿破仑上台都混乱着呢)
如果对不同领域排序,我的关注度依次是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运动、法律,军/事、思想文化,个别人物,风俗生活,其他。
无论看哪段历史,我都这么排,所以我特别讨厌那种知道多少场战役和将领,就认为自己很懂二战史的人,你最起码要从经济危机的解决开始研究吧。
从这个角度,也说明为什么相比于杜尔哥先生,我真的对内克有一点偏见,他为了制造舆论,在上疏里面,利用统计口径和文字语言,美化财务数据的行为,在我眼里和造假没有区别。
(微笑.JPG)
所以构思之初,我打算只写经济变革的,所以开篇是杜尔哥改革失败。
后来写着写着,把其他东西开始往里面加。
所有虚构人物的名字,我都是随手起的,没有专门去找什么东西,她们的性格经历,也是我抓阄抓出来的。
我平常很少看小说,所以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下笔。
最开始这本书是类似于单元故事集的想法,在我最一开始想法里,夏洛特会死在一场面粉骚乱中,杜尔哥改革的章节也结束。
而内克改革会由伊芙琳视角呈现。
等等——内克改革还好说,那中间一堆事的卡洛讷时期怎么办,而且内克后面还回来,我怎么处理。
于是就写成了现在这样,靠每个人的特点拽整历史主线。
我给角色的特点很标签,比如露西尔就是擅长投资和冷静,她承担起我对财政分析的工作,杜尔多是向上的野心和周旋的手腕,担负我对社会结构的刻画,伊芙琳冲动热情和出身市井,用来写一些事情对普通人的影响。
卡米耶·德穆兰……历史上丹东派核心人物,不敢多写。
罗兰夫妇出现是为了引导主角团关注社会,而非关注自己的思想。
罗伯特这个角色后期会成为媒体领域的展示器。
莫克·里德体现真正的底层人。
莱昂又牵起军事。
最后夏洛特将他们调和在一起,而夏洛特必须具有沉着和温柔的特质,同时要有一点刚硬。
然后我又给了他们未来不同派别划分,杜尔多是斐扬派,露西尔属于丹东派,伊芙琳归忿激派,罗伯特是雅各宾派,莫克属于埃贝尔派,莱昂是吉伦特,夏洛特做热月党……
写着写着意识到了不对。
太标签了。
法革是时势推动的领袖出现,而非领袖引导时势发展。
各种派别也是被推动产生,而非一开始存在。
每个派别出现,都修正了前一个派别的错误,但他自己存在的问题,又让新的派别出现。
到这一步,我意识到是什么问题。
我把他们赋予了一种现代色彩,而非那个年代的人,我让他们强行成为历史的经历者,但忽略了身为个体的他们。
比如伊芙琳应该不关心内克要怎么改革,她只关心物价稳不稳定。
所以最新登场的莫克,我没有强行让他关注什么是包税制度,他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在征税后留有余钱。
我尝试修正,但我发现,我没有能力去构思他们该有的人生。
这也是我停笔的原因。
我打算去找找,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再比如,大革/命留下了什么。
历史是会在社会上留下自己烙印的。
等回来之后,这本书不会完结,但也不会再有主线更新了,我打算用一本新书,认认真真讲述从1783年末开始的,一段故事,人物设定也会有所更改。
(毕竟之前写的,救不回来了)
这本书时不时更新,主要是记录一些我个人想法,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比如什么算算国债了。
之前想要发掘的法革人心理转变会在这里以另外一种形式更新,大概是聊一些他们身上的争议话题,或者是理一理他们人生中,不常被计入史书的事情,顺序不定,这些话题上我可能有一些个人立场。
会写一些辟谣的东西(比如罗伯斯庇尔的墓志铭),会吐槽一些作品里对于历史的歪曲(比如200周年纪录片,最近拍的那个拿破仑)
然后想看什么东西直接说,能写我就写,反正接下来的暑假,我也没太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