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像对待一个复杂的案件一样,收集信息。
我注册了一个小号,加了他微信。通过他朋友圈的互动,我注意到他和一个女同事互动频繁,那个女同事叫林悦,是他律所新来的助理。她的朋友圈风格活泼,经常晒一些工作日常,其中有不少照片都隐约能看到我丈夫的身影。
我也开始留意他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虽然他很小心,但总会有疏漏。我发现他有一个不常联系的号码,通话记录却很频繁,而且通话时间都很晚,通常在我睡着之后。
我没有直接拨打那个号码,而是通过一些渠道查到了那个号码的归属地和注册人信息。注册人,正是林悦。
我还请了一个私家侦探,帮我调查他最近的行踪。侦探的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给了我一份详细的报告。报告显示,我丈夫在最近一个月内,有多次在非工作时间与林悦见面,地点包括咖啡馆、餐厅,甚至有几次是公寓楼下。
这些证据像是一块块拼图,逐渐拼凑出一幅让我心寒的画面。
4
与此同时,我在律所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我正在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案件,涉及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核心专利。这个案子复杂且敏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的证据收集。我投入了大量精力,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上面。
然而,我发现我在案子进展上遇到了一些不寻常的阻力。一些本应顺利获取的证据变得异常困难,合作方的态度也变得模糊不清。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一天,我在和律所的合伙人开会讨论这个案子时,合伙人无意中提到,对方律师团队似乎对我们的策略了如指掌,甚至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
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们的策略一直是高度保密的,除了核心团队成员,没有人知道详细内容。
我回到办公室,仔细梳理了所有与这个案子相关的信息。我查看了电脑的访问记录,发现我丈夫曾经在我不在的时候,访问过我电脑里存放案子资料的文件夹。
这个发现让我不寒而栗。我一直以为他是最支持我工作的人,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秘密。现在看来,我可能错了。
5
我将丈夫的行为与律所遇到的阻力联系起来,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海中形成:他是不是为了林悦,出卖了我?
我开始更深入地调查林悦。我发现她在进入我们律所之前,曾在对方律师团队的律所实习过。而且,她似乎对知识产权领域非常熟悉,甚至发表过几篇相关论文。
我查阅了她的简历,发现她的背景非常光鲜,但总感觉有些地方对不上。她的实习经历、教育背景都堪称美,但总有一种刻意包装的感觉。
我通过一些人脉,了解到林悦在进入我们律所之前,曾有过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她在一个项目中与人发生了争执,最终离开了那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