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尝试按照咨询师的建议去做。第一次尝试控制自己,当林琳回复消息慢的时候,他深呼吸了几次,拿起书来看。但眼睛虽然看着书,脑子里却一直在想林琳在做什么。那种不安感并没有全消失,但他至少没有立刻爆发。
他把这个小小的进步记录了下来。咨询师鼓励他说:“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要苛求自己一步到位,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值得肯定。”
在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中,他开始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童年经历。他意识到,小时候父母的争吵和忽视让他感到自己不够重要,不值得被爱。这种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让他对亲密关系缺乏信心。
咨询师引导他进行“叙事疗法”,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他开始用更客观的视角看待父母的关系,理解他们的行为可能也受到了他们自身经历的影响。他也开始看到自己童年中的积极方面,比如虽然父母关系紧张,但他们也曾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他开始写下自己的“成就榜单”,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成功,无论是工作上的突破,还是帮助朋友的小事。这些都让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慢慢提升了自尊。
他也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尝试和林琳进行更开放的沟通。他向林琳坦诚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内心的不安。林琳听后,也向他表达了理解和心疼。
“我以前不知道你经历过这些。”林琳抱着他,轻声说,“我以为你只是单纯地不信任我。”
这次坦诚的沟通让他们之间的隔阂消除了一些。林琳也开始更主动地在加班或晚归时提前告知他,即使手机没电,也会想办法借别人的手机发个消息。
李维的焦虑并没有全消失,偶尔还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感到不安。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立刻爆发,而是会先尝试运用咨询师教给他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林琳进行理性的沟通。
他意识到,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练习。但他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因为他已经迈出了走向内心平静的第一步。
他还在努力,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努力维系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他相信,只要他和林琳一起努力,他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咨询师在最后的总结中说:“李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安和控制欲,都源于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未愈合的创伤。找到这些伤疤,理解它们的根源,是改变的第一步。”
“然后,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将控制点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不再试图控制他人,而是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反应。这需要耐心和练习,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值得肯定。”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爱自己,提升自尊。当你真正认可自己的价值时,你就不会再把所有的安全感都寄托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