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杨梦怡情绪失控,"我离开家就是不想被人指手画脚,现在你也开始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了!"
苏雨晴沉默了很久,最后轻声说:"如果你这么想,也许我们确实需要一些空间。我明天要去外地出差三天,你可以好好想想。如果决定搬出去,我全理解。"
说,她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轻轻关上门。
杨梦怡站在原地,愤怒过后涌上来的是深深的懊悔。她意识到自己又一次将内心的痛苦发泄到了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身上。第二天早晨,当她醒来时,苏雨晴已经离开了,桌上留着一张便条:"冰箱里有准备好的饭菜,记得按时吃饭。如果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杨梦怡泪如雨下。
接下来的三天,杨梦怡独自在公寓里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她翻出了博士期间写的论文和笔记,重读那些曾经充满热情的文字;她看了苏雨晴书架上的书籍,发现许多页边都有苏雨晴细致的批注;她甚至主动联系了周茹,详细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一切。
周茹听后说:"你知道吗,梦怡,你一直在寻找的不是别人的理解,而是自己的选择权。你需要自己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不是继续反抗或顺从别人的期望。"
这句话如当头棒喝,让杨梦怡恍然大悟。是的,她不能永远活在反抗的状态中,那同样是被父母的期望所束缚。真正的自由在于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
苏雨晴回来的那天,杨梦怡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准备搬回家。看到这一幕,苏雨晴的表情瞬间黯淡下来:"你真的决定走了?"
"是的,但不是你想的那样。"杨梦怡走上前,抱住了苏雨晴,"我需要回家面对我父母,和他们好好谈一谈。然后,我想继续我们的论文合作,如果你还愿意的话。"
苏雨晴惊讶地看着她:"你是认真的?"
"我从未如此认真过。"杨梦怡微笑道,"这两年,我一直在逃避,逃避选择,逃避责任。是时候面对现实了,做出自己的决定。"
回到家中,父母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她。杨梦怡深吸一口气,开口道:"爸,妈,我们谈谈吧,认真地谈谈。"
那是一次长达三小时的谈话,期间有眼泪,有争执,也有和解。杨梦怡第一次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从小时候的压力,到大学期间的挣扎,再到博士毕业后的崩溃。她告诉父母,她并非不想工作,而是需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不是要否定你们的爱和付出,"杨梦怡看着父母泛红的眼睛,"但我需要你们明白,最好的爱不是按照你们的期望塑造我,而是接纳真实的我,支持我自己的选择,即使那些选择在你们看来可能是错误的。"
父亲沉默许久,最终艰难地开口:"我一直以为,严格要求你是为了你好...我没想到会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