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报名参加了一个线上的心理辅导课程。课程的主题是“认识自我,接纳不美”。在课程中,她第一次有机会深入剖析自己的内心。她发现,她之所以那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是因为她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她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漂亮,不够有钱,不够……总之,她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自卑感让她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得不到,就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她终于明白,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她是否真的不够好,而在于她没有学会爱自己,没有学会接纳自己的不美。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她开始练习肯定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她会对着镜子对自己说:“陈思雨,你很棒,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刚开始,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感到别扭,甚至有些想笑。但她坚持了下来,慢慢地,她开始相信这句话。
她也开始尝试改变和许明的相处模式。以前,她总是小心翼翼地讨好他,生怕他说出伤害她的话。现在,她学会了设立边界。当他再次拿她和别人比较时,她会平静地告诉他:“我不想听这些,如果你不能支持我的梦想,请不要打击我。”
许明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他习惯了她在他面前的唯唯诺诺。他试图用过去的方式控制她,但他发现她不再是那个任由他摆布的陈思雨了。
她也尝试和母亲沟通,告诉她自己对设计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告诉她自己想要的不是稳定安逸,而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母亲虽然一时难以全理解,但看到她眼中的坚定,也开始慢慢改变态度。
随着她在“创想空间”里的交流和学习,以及心理辅导的帮助,陈思雨的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她的作品开始获得社区成员的点赞和认可,甚至有几家小公司主动联系她,希望能够和她合作。
她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她不再害怕失败,不再害怕被否定。她知道,即使跌倒,她也有站起来的力量。
她和许明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她发现,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对生活的态度已经全不同。她渴望成长和挑战,而他只想安于现状。她开始思考,这样的关系是否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直到有一天,许明再次因为一件小事对她冷嘲热讽,并再次提起她“不切实际”的设计梦想。陈思雨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亲密的男人,心里没有了过去的委屈和痛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的失望。
“许明,”她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我们分手吧。”
许明愣住了,他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他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默默承受,或者哭闹争辩。
“你说什么?你疯了吧?”他有些恼羞成怒。
“我很清醒。”陈思雨看着他的眼睛,“我发现我们不是一路人。你想要的生活,我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你给不了。我们在一起只会互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