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为您创作这个甜蜜故事的第24个特别番外篇!本章将聚焦于温旎和简予琛如何面对记忆衰退的挑战,当温旎开始出现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状时,两人用爱与创意对抗时间。
以下是第24个特别番外"遗忘中的铭记"的完整章节剧情:
#章节概要:
- **记忆迷雾**:65岁的温旎频繁忘记近期小事却清晰记得几十年前细节,简予琛最先注意到她的异常,带她就诊后确诊早期阿尔茨海默症,两人在回家路上沉默却十指紧扣。
- **秘密准备**:温旎开始悄悄制作"记忆陶罐",在每个罐内壁刻写与简予琛的重要回忆;同时简予琛暗中学习所有家务技能并整理详尽家庭档案,只为让她未来生活更轻松。
- **创意对抗**:简予琛将家中每件物品贴上标签和记忆提示,设计"记忆寻宝游戏"帮助温旎锻炼认知;温旎则把每日要做的事编成歌谣,两人用各自专长将枯燥的认知训练变成爱的互动。
- **情绪爆发**:当温旎忘记结婚纪念日时,她崩溃痛哭指责疾病偷走她的人生,简予琛默默播放她最爱的音乐,带她跳当年婚礼上的第一支舞,无需言语传达"我记得就够了"的深情。
- **新的誓言**:在子女见证下,两人重新举办简单婚礼仪式,温旎在誓言中说"即使忘记所有,也不会忘记爱你",简予琛则承诺"成为你记忆的外接硬盘",展现晚年爱情最坚韧的模样。
本次写作重点在于展现当记忆逐渐消逝时,爱情如何以新的形式存在和延续,两人不再依赖共享的过去,而是创造每个当下的珍贵瞬间,用适应与接纳书写另一种永恒。
---
# 第24特别番外:遗忘中的铭记
温旎站在厨房中央,手里拿着手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要拿它。水壶在炉子上尖叫,但她不确定是否已经放过茶叶。窗外的阳光透过纱帘,在地上投下模糊的光斑,就像她脑海中那些越来越难以捕捉的记忆碎片。
"需要帮忙吗?"简予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暖的手掌轻轻搭上她的肩膀。
温旎转身,看到丈夫关切的眼神。七十岁的简予琛头发全白,但腰背依然挺直,只是走路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扶着受过伤的心脏部位。
"我...只是想泡茶。"她勉强笑了笑,举起手机,"但拿了它。"
简予琛没有表现出她预想中的担忧或同情,只是自然地接过手机放在桌上:"茉莉花茶,对吧?我来泡,你去拿那个新买的杏仁饼干?"
温旎感激地点点头,走向食品柜。这是他们最近形成的默契——当她忘记什么时,他不会直接指出,而是用行动无声地补上那个空缺。
饼干罐不在平时的位置。温旎打开第三个柜门才找到它,这小小的挫折却让她眼眶发热。六个月前的那次诊断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医生说病情发展因人而异,可能缓慢可能迅速,但方向是确定的:遗忘,一点一点地遗忘。
"找到了吗?"简予琛端着两杯茶走到餐桌前。
"嗯。"温旎努力控制声音的颤抖,"藏在燕麦后面了。"
他们坐下喝茶,简予琛像往常一样聊起早间新闻和社区活动。温旎专注地听着,却发现自己很难跟上话题的转换。那些词汇和名字在脑海中飘过,像抓不住的肥皂泡。
"...所以李医生建议我们试试那个记忆训练APP,"简予琛说着掏出手机,"看,我已经下载好了。"
温旎看着屏幕上那个鲜艳的图标,突然一阵愤怒涌上心头:"我不需要这些!"她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尖锐,"我不是孩子,也不是智障!"
茶杯在她猛然站起的动作中摇晃,茶水洒在桌布上,晕开一片褐色的痕迹。温旎盯着那片污渍,胸口剧烈起伏。她等着简予琛反驳或安慰,但他只是安静地擦拭桌子,然后说:
"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吗?你把红酒洒在我唯一的好西装上。"
温旎愣住了。那个记忆清晰得不可思议——1989年,那家小咖啡馆,她紧张得手抖,整杯红酒倒在简予琛的深蓝西装上。而他大笑起来,说这给了他买新衣服的借口。
"记得。"她小声说,慢慢坐回椅子上。
简予琛握住她的手:"长期记忆还很强。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
他的手掌温暖干燥,掌心的纹路是她熟悉的地图。温旎深吸一口气,点点头。这就是现在的规则——当现实太难以面对时,他们暂时退回到过去,那里有安全的港湾。
---
工作室里,温旎小心翼翼地捧起刚成型的陶罐。这是她最新的一系列作品,外表看起来是普通的家用器皿,但每个罐子的内壁都刻着细小的文字。
她拿起细针,在湿润的陶土上继续刻写:"1993年6月7日,简予琛熬夜帮我完成时装秀布置,凌晨三点我们在空荡的T台上分享一个冷汉堡,他说那是他吃过最美味的食物..."
针尖精确地移动,每个字母都承载着她拼命想保留的记忆。医生说过创造性的活动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所以她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用陶土保存那些可能会消失的瞬间。
"妈?"工作室门口传来简悦的声音,"我可以进来吗?"
温旎迅速用湿布盖住陶罐:"当然,亲爱的。"
39岁的简悦已经是心理学教授,眉眼间越来越像简予琛,尤其是思考时微皱的眉头。她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
"爸爸让我把这些拿给你。"简悦递过文件夹,"他说是'家庭档案'的更新部分。"
温旎翻开文件夹,里面是详尽得令人发指的各种记录:家庭医生的联系方式,水电煤气的缴费流程,甚至包括如何设置电视遥控器的步骤图。每一页都配有简予琛工整的字迹和简单的示意图。
"他什么时候做的这些?"温旎轻声问,手指抚过那些笔迹。
"最近几个月,趁你上课的时候。"简悦坐在她旁边,"还有...他想让我告诉你,他已经报了个烹饪班,专门学习你喜欢的那些菜。"
温旎的眼眶湿润了。简予琛正在为那个可能的未来做准备——当她不再记得如何管理家务,甚至不再记得如何做饭的未来。
"他太小题大做了。"温旎试图轻松地说,"医生说我现在的阶段还很轻微..."
"妈妈,"简悦温柔地打断她,"我们都知道爸爸的表达方式——用行动代替言语。"
温旎看向那个被遮盖的陶罐,突然理解了简予琛的档案和自己的记忆陶罐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对抗遗忘的武器,都是用各自擅长的方式保存爱。
"帮我谢谢他。"她最终说道,合上文件夹,"另外...下周你们的父亲节聚餐,我想做个特别的陶艺展示。"
简悦微笑着点头,没有多问。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是家人之间最珍贵的语言。
---
第二天早晨,温旎发现家里变了个样。每件物品上都贴着标签,但不是简单的名称,而是一些记忆提示:
冰箱上:"我们的冰淇淋仓库——记得1997年夏天停电那次,我们坐在这里吃光了所有冰淇淋?"
她的设计椅:"你在这里创作了获'新锐设计师'奖的系列,当时简悦还在肚子里踢你表示赞同。"
甚至马桶盖上:"2010年简怡把妈妈的珠宝藏在这里,我们找了三天!"
温旎笑着摇头,走进厨房,简予琛正在煎蛋,身上围着那条可笑的胡萝卜图案围裙——是简怡多年前送的生日礼物。
"这是什么?"她指着满屋子的标签问道。
简予琛转身,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记忆训练游戏。每天我会藏起几个标签,找到它们并回忆相关故事的人可以获得奖励。"
"什么奖励?"
"一个吻,或者一个故事,或者..."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一次重温旧地的机会。"
照片上是他们蜜月时住过的小旅馆。温旎接过照片,那些记忆立刻鲜活起来——露台上的早餐,远处的地中海,年轻时的简予琛笨拙地尝试用意大利语点餐...
"我们还能去吗?"她轻声问。
"当然。"简予琛关掉炉火,"我已经联系好了,下个月就去。医生说旅行对新记忆的形成有帮助。"
温旎突然明白了这些标签、游戏和旅行计划的意义——简予琛不是在哀悼她可能失去的记忆,而是在积极地创造新的记忆途径,用他们共同的历史作为桥梁。
"找到三个标签了。"她指着周围的物品,"现在我要兑换奖励——一个吻和一个故事。"
简予琛笑着俯身亲吻她,然后开始讲述标签背后的故事。温旎专注地看着他的脸,那张她爱了四十多年的脸,试图将此刻的每一个细节刻进记忆深处——他眼角的纹路,说话时微微扬起的右眉,还有那种只对她展现的温柔表情。
如果记忆是一座正在被潮水侵蚀的沙堡,那么她要赶在浪潮之前,将最珍贵的宝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
父亲节聚餐那天,温旎展示了她的特殊作品——一组七个陶罐,每个内壁都刻满了文字。
"这是给你们的礼物。"她对围坐在花园里的家人说——三个女儿、女婿们和孙子孙女们,"每个罐子里都保存着一些记忆。有些是关于你们的,有些是我和爸爸的。"
简予琛拿起一个罐子,借着阳光仔细查看内壁的文字,眼睛逐渐湿润。温旎知道他读到了什么——那是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场景,1988年的设计师酒会,她穿着自制的红色礼服,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的商业提案。
"妈妈,这太美了。"简欣轻声说,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另一个罐子。
简怡已经哭了起来:"我会好好保存的。"
"这不是告别。"温旎坚定地说,"这只是...备份。就像爸爸做的家庭档案一样。"
简予琛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我们还有很多记忆要创造,要保存。"
温旎点点头,然后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简悦,能帮我把那个蓝色盒子拿来吗?"
当简悦拿来盒子后,温旎取出里面的东西——一个小巧的陶土心形,中间可以分开,里面藏着微型照片。"这是给孙辈们的。每个人一个,可以放你们最喜欢的照片或记忆。"
孩子们欢呼起来,立刻开始讨论要在里面放什么。温旎看着这一幕,心中既甜蜜又苦涩。她不知道五年后,甚至一年后自己还会记得多少这样的时刻,但此刻的快乐是真实的,这就够了。
聚餐结束后,简予琛发现温旎独自坐在后院的长椅上,盯着手中的陶罐发呆。他走过去,默默坐在她身边。
"我今天...忘了简怡丈夫的名字。"温旎低声说,"就在介绍他给我同事的时候。整整十秒钟,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简予琛没有立即安慰她,只是问:"最后想起来了吗?"
"嗯,简怡悄悄提示了我。"
"那就好。"他轻松地说,仿佛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知道吗,上周我去超市,完全忘了为什么要买酸奶。最后想起来是因为记得你喜欢配蓝莓吃。"
温旎知道他在撒谎——简予琛从不会忘记购物清单上的任何东西。但这份体贴让她胸口发紧。
"简予琛,"她转向他,声音坚定,"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
"当我...当我不再记得这些罐子的意义时,不要强迫我想起来。只要告诉我它们很美,然后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好吗?"
简予琛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但他点了点头:"我答应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
"永远记住,我爱你。即使其他都忘了,只要记住这一点。"
温旎微笑着靠在他肩上:"这个不难。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陶罐在桌上静静伫立,内壁的文字在余晖中若隐若现,像是无数个平行时空中的温旎和简予琛,在同时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关于爱如何超越记忆,成为本能。
---
**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 **音乐奇迹**:简予琛将发现音乐对温旎记忆的独特唤醒作用,特别是年轻时他们常听的歌曲,促使他秘密筹备一场怀旧音乐会,邀请老朋友们共同创造震撼的"记忆复苏时刻"。
- **艺术疗法**:温旎的陶艺作品将在当地艺术馆展出,吸引医学专家注意,她的"记忆陶罐"概念发展为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创新艺术疗法,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
- **代际传承**:简悦将继承母亲的艺术天赋与父亲的科学思维,开创结合心理学与艺术的新型记忆研究,在帮助母亲的同时也找到自己事业的突破点,展现生命困境如何转化为创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