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铁血司令扭转华北战局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严肃  军事     

第6章

铁血司令扭转华北战局

1938年1月下旬,天气稍有好转,日军再次启动进攻。然而,他们发现原本应该守卫平原地带的中国军队主力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散布各处的游击小队,打了就跑,让日军疲于奔命。

寺内寿一勃然大怒,他在司令部会议上拍案而起:"中国军队是懦夫!不敢正面交战!"

参谋长冷静地指出:"阁下,问题在于我们的补给线已经拉得太长。最前沿的部队已经报告弹药不足,食品短缺。而且,这些游击队虽然规模不大,却极为熟悉地形,每天都能切断我们几处补给线。"

另一名参谋补充道:"最新情报显示,中国军队主力正集结在黄河南岸。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我们继续南进,将面临被中国军队反包围的危险。"

寺内不得不承认现实的困难,但他不愿向东京军部承认自己的闪电战策略遇阻。在汇报中,他刻意夸大了天气因素的影响,淡化了中国军队的战术调整,并承诺"春暖花开之际,必将一举歼灭华北残敌"。

实际上,日军的处境远比寺内报告的要糟糕。随着战线拉长,他们的兵力变得分散,难以应对各处突发的袭击。更糟的是,当地民众对日军的仇恨与日俱增,不断有村民冒险为中国军队提供情报和补给,甚至有些青壮年自发组织起来,配合正规军进行伏击。

2月初,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斗在河南林县(今林州)附近打响。日军一个辎重连在穿越太行山东麓的狭窄山谷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伏击。这支由张自忠亲自计划、第五十九师执行的行动,一举歼灭了日军一个整的辎重连,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冬季物资。随后几天,类似的伏击战在华北各地此起彼伏。

这些小规模胜利虽不足以改变整体战局,却极大地提振了军心和民心。士兵们开始相信,日本人并非不可战胜;百姓们也从恐惧和绝望中走出,重新燃起了抗战的信心。

2月中旬,一个更大的机会摆在李宗仁面前。情报显示,日军第三师团的一个联队在追击中国游击队时,深入了太行山腹地,与主力脱节。这支约2000人的部队孤立无援,补给困难,士气低落。

李宗仁立即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围歼这支日军。他亲自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任命已经康复的张自忠为前线指挥官。

作战前夕,李宗仁在临时指挥所召集各部将领,进行最后部署。

张自忠问道:"长官,此战若胜,我们是否趁势反攻平原?"

李宗仁摇头:"不,胜则赶紧收兵,避其锋芒。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时得失,而是消耗敌人,积蓄力量。"

庞炳勋表示赞同:"确实如此。我军虽有必胜之心,但尚缺必胜之力。应当避实就虚,各个击破。"

李宗仁欣慰地看着这些曾经互不信任的将领,如今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不禁感叹道:"诸位,华北的土地可以暂时丢失,但中华民族的脊梁绝不能弯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终将驱逐日寇,收复失地!"

上一章 第5章 铁血司令扭转华北战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