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斯的防御系统在猛烈攻击下很快崩溃。净化委员会的领导人大部分在轰炸中丧生,剩余的成员被迫逃往地下避难所或偏远山区。拉希德在逃亡途中被捕,后被公开处决。
泰伦帝国随后宣布直接接管艾科斯,成立"艾科斯重建委员会",负责重建秩序和管理赤铀开采。克劳斯元帅声称,"为了星际安全,泰伦将确保艾科斯的战略资源不再落入极端分子之手"。
星际联盟对泰伦的军事行动表示"深切关注",但除了口头谴责外并没有采取实质性措施。卡兹共和国和诺维恩则出于各自考虑,选择了沉默。
在泰伦的管控下,艾科斯的赤铀开采再次失控。泰伦军方为了最大化产出,不顾安全和环境风险,采用了更激进的开采方法。大量矿工被强征入矿,工作条件恶劣,死亡率飙升。
与此同时,地下抵抗运动再次兴起。哈桑虽然在轰炸中受了重伤,但幸存下来,并在山区重新组织了抵抗力量。新的抵抗组织不再称为"净化者",而是自称"守护者",表明他们的目标是"守护艾科斯的人民和资源"。
星历2181年,守护者开始对泰伦控制的矿区发动小规模袭击。他们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策略,避免直接对抗,而是专注于破坏开采设备和运输线路。这种战术虽然不能立即驱逐泰伦军队,但确实大大降低了赤铀的产量。
泰伦对守护者的打击异常残酷。他们对被怀疑支持守护者的村庄实施集体惩罚,包括断水断电、强制搬迁甚至屠杀。这种残酷行为非但没有消灭抵抗力量,反而使更多的艾科斯人加入了守护者的行列。
星历2182年,局势再次出现转机。卡兹共和国,这个一直在暗中观察的势力,终于决定再次介入。卡兹特工秘密联系了哈桑,提供了先进武器和情报支持。卡兹的目的很明显:借守护者之手削弱泰伦在艾科斯的控制,为自己未来进入创造条件。
有了卡兹的支持,守护者的实力迅速增强。他们从简单的游击战术转向了更有组织的军事行动,甚至开始夺取一些小型矿区的控制权。
星历2183年,守护者控制了艾科斯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己的临时政府"艾科斯自治委员会"。哈桑宣布,自治委员会将恢复净化委员会的核心原则,严格控制赤铀开采,确保资源惠及本地民众。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卡兹共和国并不是无偿提供支持,它要求自治委员会签订长期的赤铀供应协议,以优惠价格向卡兹出售大量赤铀。这一要求与严格控制开采的原则相违背,但自治委员会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星历2184年,艾科斯事实上被分割为两个区域:北部由泰伦控制,南部由自治委员会(实际上是卡兹的傀儡)控制。两方都在积极开采赤铀,虽然表面上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但结果都是赤铀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