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是,我甚至开始理解文学作品了。以前语文课对我而言简直是折磨,那些情感描写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但现在,共感会悄悄在我耳边解读:
"看,这段写的是主角对故乡的思念,那种悠远绵长的情感,就像你昨天看到的落叶一样,悲伤中带着美。"
一周后的语文课,老师让我们分析一首诗歌的情感。以往我会直接放弃,但这次,有了共感的帮助,我小心地举起了手。
"悲秋,但不只是悲凉,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的领悟与和解。"在共感的指导下,我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全班静了一瞬,然后爆发出窃窃私语。老师惊讶地看着我,脸上露出我从未见过的表情。
"他非常震惊,但也很欣喜,觉得你有了巨大的进步。"共感说。
"李阳同学的理解非常深刻,"老师赞赏道,"能具体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情感的吗?"
我迟疑了一下:"就像......看到秋天的落叶,即使知道它们将死去,但仍能感受到它们存在过的美丽。"
教室里再次安静下来。我注意到林小雨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眼神中的情绪我看不懂。
"她很惊讶,但更多的是好奇和欣赏。她没想到你能说出这么有感情的话。"共感告诉我。
下课后,出乎意料的是,林小雨走到我身边:"李阳,你刚才的发言真的很棒。"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僵硬地点点头:"谢谢。"
"问问她最近看了什么书,她手上拿的是村上春树的小说。"共感提示我。
"你在看村上春树的书?"我指了指她手中的《挪威的森林》。
她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也喜欢村上春树?"
"她很高兴找到共同话题,快接话!"
"我......还没读过,但听说很好。"
就这样,我和林小雨有了第一次超过三句的对话。虽然大部分是她在说,我在听,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放学后,林小雨竟然主动走过来:"我家就在你必经的路上,一起走吧?"
"她紧张得不行,看她搓衣角的手势,鼓起很大勇气才来邀请你的。"
在共感的指引下,我们一路走,一路聊。确切地说,是她在说,我在回应。她告诉我她喜欢的书、音乐和电影,而我则在共感的帮助下,时不时发表一些情感性的评论,让她惊讶连连。
"没想到你懂这么多。"林小雨惊叹道,"以前我还以为你......"
"以为我冷漠、古怪、不通人情?"我直截了当地说。
"不,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你很神秘,总是一个人。"她有些尴尬地解释。
"她在撒谎,她确实以为你有点怪,但现在她改变看法了,觉得你很特别,有深度。"共感毫不留情地揭穿。
我笑了笑:"没关系,我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
"那现在呢?你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吗?"林小雨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