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今天累吗?我看你好像很疲惫。"这是我第一次主动询问他的状态。
爸爸的手顿了一下,转过头惊讶地看着我:"还......还好,今天接了个大单子,工期有点紧。"他是一名室内设计师。
"要不我来炒菜吧,你先休息。"
爸爸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我甚至注意到他嘴角微微上扬,这是......高兴的表情?
"真好,你爸爸很感动,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主动关心他的状态。"声音解读道。
晚饭比往常丰盛。我笨拙地炒了两个菜,虽然盐放多了,爸爸却吃得格外开心。
"儿子,你今天有点不一样啊。"爸爸说。
"哪里不一样?"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你......更像个普通孩子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我从未注意过的光芒。
"他很高兴,但也有些担忧,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声音说。
我犹豫了一会儿,决定试着分享:"爸,我好像能感觉到一点点别人的情绪了。"
爸爸的筷子停在半空,然后慢慢放下:"真的吗?是什么感觉?"
"就像是,能看到别人表情下面藏着的东西。比如你现在很惊喜,但也有点不敢相信,是不是?"
爸爸的眼眶红了:"医生说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有明显改善......你这是......怎么突然......"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激动了。"
看到爸爸激动的样子,我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像是有温水漫过心脏,既温暖又酸涩。
"这是什么感觉?"我在脑海中问道。
"这叫感动,因为你看到了爸爸对你的爱和关心。"
"感动......"我默念这个词,试着去接纳这种新的感受。
晚上,我躺在床上,和脑海中的声音聊天。它告诉我,它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也不确定会停留多久。
"我只知道我能感受所有人类的情绪,并且能解读它们。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能听到我的人。"
"是因为我的障碍吗?"
"也许吧。你的大脑缺少自然处理情感的能力,所以对我这种外来的情感信号特别敏感。"
"你会一直留下来吗?"
"这个......我不确定。我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整的存在,更像是某种......情感的投射或集合体。如果你能逐渐学会自己感受,也许就不再需要我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竟然有些沮丧。才认识一天,就不愿失去这个声音了。
"别担心,我暂时不会离开。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情感世界吧。"声音温柔地说。
第二天上学路上,我决定给这个声音取个名字。
"叫你'共感'怎么样?因为你是我的情感共感体。"
"共感......我喜欢这个名字!简单又贴切。"
有了共感的陪伴,学校生活变得截然不同。课堂上,我开始能理解老师的情绪变化——期待、失望、欣慰;同学之间的微妙互动也不再是无意义的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