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长安后,陛下的身体状况愈发不佳。谢执每日需处理大量政务,为方便照料,索性携苏玉盈与两个孩子长居东宫。
此前制定的安抚政策见效显著,大梁旧民逐渐归心,民间并无怨声。
朝局日趋平稳,苏玉盈便时常带着舟舟与子宁前往探望皇后与陛下。
虽圣体日渐衰弱,但每当见到孙儿孙女承欢膝下,陛下眼中总会泛起欣慰之色。舟舟沉稳懂事,子宁活泼伶俐,两个孩子为深宫带来不少生气。
一月后的深夜,陛下溘然长逝。谢执终究失去了他的父王。
他双目红肿,悲痛难抑——自幼至今,父皇待他始终疼爱有加,远胜其他嫔妃所出皇子。
先帝驾崩,举国哀悼。谢执作为太子,自然承担起治丧重任。
他强忍悲痛,日夜操持丧仪,安排国葬诸事。苏玉盈默默陪伴在侧,细心打理东宫事务,照顾两个孩子,尽可能为他分忧。
朝中大臣见太子处事稳妥,虽有丧事之痛,却丝毫不乱,心中更是敬服。先帝生前便已逐步放权于太子,如今太子继位,也是水到渠成。
丧期过后,谢执正式登基为帝,改元永熙。
苏玉盈被册立为皇后,入主椒房殿。舟舟是宫中唯一的皇子,朝臣自然默认舟舟是未来的太子,子宁封为福安公主。
新帝即位,万象更新。
谢执延续先帝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农耕,兴办官学,整顿吏治。他每日勤于政事,常常批阅奏折至深夜。
苏玉盈深知丈夫肩上重任,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免他后顾之忧。
她不仅细心教导舟舟和子宁,还要安排先帝后宫的皇子公主,安排先帝的后妃。
这日,谢执难得早早处理完政务,来到椒房殿。见苏玉盈正在教子宁刺绣,舟舟则在一旁安静习字,不由露出欣慰笑容。
“今日怎么得空过来?”苏玉盈起身相迎。
谢执执起她的手:“政务处理得差不多了,便想来看看你们。”他看向舟舟的字帖,点头赞许:“舟舟的字越发进益了。”
舟舟恭敬行礼:“谢父皇夸奖,儿臣定当更加努力。”
子宁则扑进父亲怀中,撒娇道:“父皇,子宁绣了一朵海棠花,送给父皇可好?”
谢执抱起女儿,温声道:“子宁真乖。”他转而对苏玉盈道:“如今朝政渐稳,我打算过几月巡幸江南,体察民情。你可愿与我同去?”
苏玉盈眼中闪过惊喜,但随即犹豫:“那舟舟和子宁......”
“自然一同前往。”谢执笑道,“让孩子们也见识一下江南风光,体察民间疾苦,于他们成长有益。”
苏玉盈这才展颜:“那便依陛下安排。”
次日朝会上,谢执宣布了南巡的决定,命丞相监国,太傅随行皇子,教导皇子。群臣见陛下思虑周全,皆无异议。
南巡之事既定,宫中便开始筹备。
这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出巡,仪仗、路线、接驾等事宜都需精心安排。
苏玉盈亲自为孩子们准备行装,既要保证舒适,又不能过于奢华,以免失了体统。她还特意请教了太医,备齐各种药材,以防途中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