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当初升的朝阳映照在东宫的琉璃瓦上时,谢昱舟与舒云晚已梳洗完毕。
按照宫规,太子与太子妃需在辰时前往椒房殿向帝后请安。
舒云晚身着太子妃朝服,发髻高挽,仪态端庄。只是行走间,仍能看出些许不适。
“可要传步辇?”谢昱舟关切地问道。
“不必了殿下,”舒云晚微微摇头,“臣妾可以的。”
她记得祖母的叮嘱,新婚次日定要步行前往请安,以示对帝后的敬重。
谢昱舟执起她的手:“若是累了,随时告诉我。”
二人相携走出东宫,朝阳为他们镀上一层金边。宫人们见到新婚的太子与太子妃这般恩爱,皆露出欣慰的笑容。
通往椒房殿的宫道似乎格外漫长,但舒云晚坚持走着。
谢昱舟放慢脚步,配合着她的步伐,时不时低声为她介绍沿途的宫殿。
这般体贴,让随行的宫人都暗自点头。
终于抵达椒房殿外,舒云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
殿内,苏玉盈与谢执早已端坐等候。见新人进来,二人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
“儿臣(臣媳)给父皇、母后请安。”谢昱舟与舒云晚齐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苏玉盈细细打量着儿媳,见她气色尚可,眉眼间虽带着羞涩,却无委屈之色,心中大石终于落地。随后仔细瞧了瞧,舒云晚发髻高挽,端庄中透着新妇的娇羞。她与谢昱舟并肩行礼,举止默契,俨然一对恩爱夫妻。
苏玉盈与谢执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欣慰。他们给了儿子一个稳固的江山,一个和睦的家庭,如今又为他觅得贤妻,为人父母的职责,已然尽到。
“起来吧。”谢执声音温和,“既已成家,往后要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谢昱舟恭敬应道。
宫人奉上茶盏,舒云晚接过,恭敬地奉与谢执:“父皇请用茶。”
谢执接过,轻抿一口,递上一个红包:“愿你二人同心,永结为好。”
接着,舒云晚又向苏玉盈奉茶:“母后请用茶。”
苏玉盈接过茶盏,目光温柔地看着她:“既入皇家,便是自家人。日后若有任何难处,随时可来椒房殿。”
“谢母后。”舒云晚感动地行礼。
请安礼成,帝后留早膳。
席间,苏玉盈不时为舒云晚布菜,态度亲切自然,渐渐消除了她的紧张。
谢执与谢昱舟谈论着朝政,偶尔也会询问舒云晚的看法。
她回答得体,见解独到,让谢执暗暗点头。
早膳后,新人告退。望着他们相携离去的背影,苏玉盈轻声道:“看来他们相处得不错。”
谢执执起她的手:“朕的儿子,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妻子。”
苏玉盈倚在窗前,望着院中盛开的海棠,轻声道:“陛下,臣妾忽然觉得,我们真的老了。”
谢执从身后拥住她:“在朕眼里,你永远都是当年那个穿着嫁衣的小姑娘。”
苏玉盈回身靠在他怀中,唇角扬起幸福的弧度。
岁月静好,情深不渝。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帝后相握的手上。
儿女成家立业,江山后继有人,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