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寒风刮过废弃工厂时,缕淮逸的旧校服外套裹得更紧。他蹲在猫咪棚前添置棉垫,指尖在冻僵的塑料布上打颤,书包侧袋里装着柚辞塞进来的暖手宝——金属外壳被猫咪蹭得温热。
“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雪。”柚辞抱来一箱旧毛毯,发梢沾着搬运时沾上的猫毛。她蹲下身,将算式草稿纸铺在棚内角落,“按照每只猫每天消耗的热量,需要额外准备三倍厚的保暖层……但毛毯数量还差七块。”
缕淮逸瞥见她草稿纸上新增的“冬季应急预案”栏目,数字列得比平时更密。他抓起书包里未拆封的新罐头,标签边缘仍有反复摩挲的凹痕,但这次没有立刻拧开。“江楚然说,学校社团可以申请闲置物资。”他突然开口,声音散在冷风中,“要不要试试?”
柚辞抬头,睫毛上的霜花闪烁。这是缕淮逸第一次主动提出拓展资源,书包带子的紧绷弧度在寒风中松了些。“我查过流程,需要活动计划书。”她将打印好的方案递给他,背面是猫咪们依偎在暖棚的简笔画——每只脖颈都戴着缀有算式的红项圈。
申请过程比想象中顺利。社团老师听完他们的救助故事后,额外批了一间闲置储物间作为冬季庇护所。搬运物资那天,缕淮逸和柚辞惊讶地发现,江楚然带着三个同学帮忙——他们扛着棉垫的动作笨拙,却将猫咪的名字反复念在嘴边:“橘、灰、瘸腿……原来真的有这么多故事。”
雪落的第一夜,庇护所的灯泡在风中摇晃,暖手宝的微光与罐头汤汁的腥味交织成奇异的温暖。缕淮逸给新来的黑猫戴上项圈时,手指被它蹭得发痒。黑猫项圈内侧缝着“淮逸小队·第8只”,算式纸片上的数字是两人共同计算的结果。
“你看,它尾巴晃动的弧度像数学曲线。”柚辞突然笑出声,指尖在草稿纸上画出抛物线。缕淮逸没接话,却将她的暖手宝悄悄塞进她书包内侧袋——那里原本放着未开封的猫粮,如今多了一份人类温度的痕迹。
周末义卖再度启动时,摊位挂上了“淮逸小队”的横幅。学生们自发带来旧毛衣和宠物用品,捐款箱里塞着写满祝福的纸条。缕淮逸第一次站在人群前讲解救助计划,红项圈在衣领间晃动,声音仍带着涩意,但书包带子不再勒进肩胛骨。
“我们计算过,如果每月增加两场义卖,可以负担春季疫苗费用。”柚辞展示新草稿纸时,缕淮逸注意到她偷偷将“生活费分摊表”替换成了“共同储蓄计划”。他书包里的罐头标签逐渐被“小队采购”的印章覆盖,裂口处漏出的不再是独自挣扎的痕迹。
雪夜最深时,庇护所传来细弱的呜咽。新生的奶猫蜷在橘猫怀里,项圈上还未缀算式,但缕淮逸抚摸着它的绒毛,指尖不再发抖。他想起车祸现场橘猫舔舐红项圈碎片的身影,想起自己曾以为“守护”是孤独的数学题,如今却成了多人协作的温暖方程。
窗外,漏雨房屋的新瓦在雪中泛着银光,裂缝处渗出的不再是潮湿,而是融雪的晶莹。缕淮逸的书包依旧有裂口,但里面装满的不仅是猫粮,还有计划书、队友的笔记、以及柚辞悄悄塞进的一枚暖贴——温度透过布料,暖着他曾紧绷如弓的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