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勒拿起桌上的火焰之剑,剑刃的圣火忽然柔和下来,变成一团跳动的光球。他将光球抛向穹顶,光球撞在棱镜上,折射出无数个小太阳,落在水晶地面上。
米迦勒你看这些光。
他说
米迦勒每一道光都来自不同的星区,有的亮,有的暗,有的甚至带着阴影。但它们汇在一起,才是天堂的光。
圣路易看着地面的光影,忽然明白了什么
圣路易你是说,人类的质疑,是天堂光的阴影?
米迦勒不。
米迦勒摇头
米迦勒是人类自己的光。信仰从来不是盲目的服从,而是带着疑问的寻找。亚当问上帝,是因为他想理解;现在的人类问我们,是因为他们想更靠近。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旧书——那是《圣经》的初稿,羊皮纸上还留着摩西的指纹。
米迦勒你读过这段吗?
他翻开,指着“约伯记”
米迦勒约伯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儿女,甚至健康,他问上帝,为什么是我?上帝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他,你知道风的方向吗?你知道鹰的翅膀是怎么长的吗?
圣路易接过书,指尖抚过那些古老的文字
圣路易上帝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约伯看见更大的世界。
米迦勒对。
米迦勒的目光变得深邃
米迦勒人类的质疑,其实是在问‘上帝的剧本是什么’。但我们不能给他们剧本,只能给他们看见剧本的眼睛——让他们在自己的生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圣路易想起巴黎的那个画家,画里的天堂是冰冷的。他忽然说
圣路易可他们会失望的。如果他们找不到答案,会放弃信仰。
米迦勒不会。
米迦勒笑了,火焰之剑的光在他脸上跳动
米迦勒你见过春天的种子吗?它钻出土层时,会问‘为什么我要长大’,但它还是会努力发芽。人类的质疑,就是那颗种子。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它‘你要长成这样’,而是给它阳光,给它雨水,让它自己长出来。
析光殿的穹顶忽然亮了起来。
不是之前的流动银河,而是一种更温暖、更柔和的光——像清晨的阳光穿过教堂的彩绘玻璃,像母亲的怀抱裹着婴儿。圣路易抬头,看见穹顶的光里,浮现出人类的景象:
那个巴黎画家,放下画笔,走到教堂门口,看见一个盲女在乞讨,他用画笔给她画了一朵太阳花,盲女摸着画,笑了;那个威尼斯小修士,把日记藏在圣经里,走到修道院的花园,看见一朵玫瑰从砖缝里长出来,他忽然明白,“完美不是没有裂缝,而是裂缝里能长出花”;那个伦敦的学者,停止了辩论,走到街头,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老人说“谢谢”,他忽然觉得,“信仰不是辩论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米迦勒你看。
米迦勒的声音里带着温柔
米迦勒人类的质疑,从来不是终点。它是起点——起点去寻找,去感受,去爱。
圣路易的眼睛湿了。他想起自己的过去,曾经他也质疑过天堂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一个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祈祷,她的泪水落在孩子的额头上,化作一缕光,升上天堂。那一刻他明白,信仰不是教条,是活着的温度。
圣路易我们要回应他们吗?
圣路易问。
米迦勒回应。
米迦勒说
米迦勒但不是用文字,不是用启示。是用我们的光,照进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看见,天堂不是冰冷的宫殿,是每一个人的善意,每一次的坚持,每一次的爱。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水晶瓶,里面装着天堂的星尘。
米迦勒把这个撒向人间。
他说
米迦勒星尘会落在每一个质疑的人心里,让他们看见——自己的疑问,就是天堂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