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
本书标签: 都市 

第234章加强监管规范市场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

李逸尘走出文旅投资集团的会议室时,天色已晚。城市霓虹在暮色中亮起,映照着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低头看了眼手机,赵阳发来一条消息:“谈得怎么样?”他没有立刻回复,只是将手机放回口袋,快步走向地铁站。

几天后,随着政府补贴审批通过、部分慈善组织也初步承诺资金支持,古城文化项目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修复工程加速推进,文创产品陆续上线,游客数量持续增长。然而,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那是一个清晨,李逸尘刚走进办公室,苏婉仪已经坐在会议桌旁,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眉头紧锁。“李总,我们在市场巡查中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假冒伪劣的古城文创产品,有些甚至打着我们项目的旗号在销售。”

“情况严重吗?”李逸尘放下公文包,坐到她对面。

“很严重。”苏婉仪将报告推过去,“这些产品不仅质量低劣,还影响了我们的品牌信誉。更糟的是,有些商家为了牟利,擅自改动古建筑外观,甚至伪造历史资料误导游客。”

李逸尘翻阅着报告,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早就预料到商业化带来的副作用,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我们得尽快采取行动。”他说。

当天下午,他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决定对古城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整顿。第一步是调查取证,安排专人走访市场,记录违规行为,并收集相关证据。第二步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方案,明确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标准和流程。

任务分派下去后,整个团队开始忙碌起来。几天之内,他们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市场乱象清单:包括仿冒文创商品、虚假宣传、非法改建古建筑等十余项问题。最令人震惊的是,有几家大型商铺背后,竟然与王鸿儒的文化公司有关联。

“果然还是他。”赵阳看着名单,咬牙切齿地说。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李逸尘冷静地分析道,“我们要做的是先规范市场秩序,让真正热爱古文化的人能安心参与进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李逸尘带领团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他们联合市场监管、文旅、公安等多个部门,对古城周边商铺进行突击检查,查封了一批涉嫌造假的店铺,并没收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

同时,他们还在古城入口处设立临时检测点,对进入市场的文创产品进行抽检,确保其真实性和质量。对于合法经营的商户,则鼓励他们加入官方认证体系,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整治初期,一些商家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意的干扰。有人甚至当街阻拦执法人员,扬言要找关系施压。

面对这种情况,李逸尘亲自出面,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向所有商户解释政策初衷。“我们不是要打压谁,而是要建立一个公平、透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他说,“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古城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他还邀请了几位资深古文化研究者和手工艺人,为商户们开展讲座和培训,帮助他们理解古城文化的真正价值,以及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将其传承下去。

渐渐地,反对的声音少了,越来越多的商家愿意配合整改。一些原本态度强硬的店主,也开始主动申请加入官方认证体系。

然而,就在市场秩序逐步恢复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悄然浮现。

某天晚上,李逸尘接到刘长老的电话。

“小李啊,我听说你们那边有几个年轻的研究员辞职了?”

“是的。”李逸尘叹了口气,“他们觉得待遇太低,发展空间有限,想换个地方。”

“这不是个例。”刘长老语气凝重,“我这边也有几个学生打算离开,说宁愿去大城市做别的工作。”

李逸尘沉默了片刻,“我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出现。”

“你得想办法留住人才。”刘长老提醒道,“不然,就算市场再规范,没人去做实际的工作,古城文化终究还是会衰落。”

挂断电话后,李逸尘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古城墙。他知道,光靠情怀留不住人,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第二天,他召开了内部会议,提出设立“古城文化传承基金”,用于奖励优秀研究人员和工匠,提供职业发展路径和长期培养计划。他还计划与高校合作,设立实习基地,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古文化保护事业。

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团队成员的支持,但也有人提出质疑:“我们现在资金压力已经很大了,再投入这部分,会不会拖累整体进度?”

“不会。”李逸尘坚定地说,“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如果我们不能留住真正懂文化、爱文化的人,再多的钱也救不了这座城。”

就在这时,赵阳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李哥,刚刚收到消息,王鸿儒的公司正在暗中收购一批古建筑的产权,据说是准备改造成商业综合体。”

李逸尘接过纸条,眼神骤然冷了下来。他缓缓说道:“看来,这场仗还没结束。”

上一章 第233章争取资源保证投入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35章提高待遇,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