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
本书标签: 都市 

第240章宣传引导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

夜色尚未褪尽,古城的街巷里已传来零星的脚步声。李逸尘站在“古城创想节”筹备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灰蓝天幕下的屋脊线,脑海中回响着昨天赵阳带来的消息——王鸿儒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论已经开始发酵,部分网友甚至开始质疑他们活动的真实性。

他没有立刻回应,正如他对赵阳说的那样,他们不需要靠骂战赢得人心,只需要让事实说话。

但现实比预想中更复杂。

宣传引导年轻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兴趣多变,稍有不慎就会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而这次的“古城创想节”,正是打开这扇门的关键钥匙。

“我们必须让古城文化变得‘活’起来。”李逸尘转身对团队成员说道,“不只是展示过去的历史,而是让它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却有序。赵阳已经将初步方案摊开在桌上,旁边是苏婉仪整理的古城文化元素清单,还有几位年轻设计师带来的视觉草图。

“我们打算分两条线推进。”赵阳指着白板上的计划表,“一是新媒体内容制作,二是传统媒体合作。双管齐下,确保覆盖不同年龄层和媒介习惯的人群。”

“传统媒体那边怎么说?”李逸尘问。

“《文史周刊》愿意配合做一期专题报道,前提是内容要有深度。”赵阳回答,“另外,几家地方电视台也表示有兴趣拍摄纪录片,但需要我们提供足够的素材。”

“那就给他们最好的素材。”李逸尘点头,“把古城修复的过程、手工艺人的故事、还有学生们参与创作的瞬间都记录下来。这些才是最打动人的东西。”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讨论的重点很快转向了新媒体宣传的创意方向。

“短视频平台现在流量最大,但我们得避免落入俗套。”一位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姑娘皱眉道,“很多古城宣传视频都是古风舞蹈、汉服走秀,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

“那我们就来点不一样的。”李逸尘微笑着说,“不是让他们看古城有多美,而是让他们感受到古城可以有多有趣。”

于是,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用现代方式解构传统文化,制造“反差感”。

比如,一段关于古建筑结构的科普视频,由一位穿着卫衣的年轻人边吃串边讲解榫卯结构;或者用AR技术,在手机镜头里还原百年前的古城风貌,让用户自己“穿越”进去探索。

“我们可以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博主来古城体验,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古城文化的理解。”赵阳补充道。

“这个主意不错。”苏婉仪点头,“而且能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内容制作。摄影组穿梭在古城的小巷中,捕捉那些不为人注意的生活细节;文案组则不断打磨脚本,力求每一句话都能引发共鸣。

与此同时,李逸尘亲自联系了几家传统媒体,带着最新的数据报告和成功案例上门洽谈合作。

“你们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一位资深编辑翻看着资料,“但我们要的是故事,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我们会给你们讲好故事。”李逸尘微笑,“每一个修复的砖瓦,每一块斑驳的壁画,背后都有值得讲述的人生。”

最终,几份合作协议顺利签署。古城的故事,即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然而,宣传刚刚启动,反馈就来了。

“微博话题热度起来了!”赵阳兴奋地冲进办公室,“但评论区……有点乱。”

李逸尘接过手机一看,果然,王鸿儒发动的支持者正在刷屏:“假文化圈钱”、“炒作古城情怀”、“不过是商业包装的复古表演”……

“你怎么看?”赵阳问。

“继续发布内容。”李逸尘语气平静,“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古城是什么样子。”

果然,随着第一批短视频上线,情况开始变化。一条名为《我在古城修房子》的系列短片迅速走红,主角是一位刚毕业的建筑系学生,他在古城里一边学习传统工艺,一边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真实、质朴、有温度,这条视频引发了大量共鸣。

“原来古建筑不是死的,它会呼吸,会讲故事。”有网友留言。

“我之前觉得古城很老气,现在突然想去看看了。”另一条评论获得高赞。

与此同时,《文史周刊》的专题报道也如期发布。标题是《古城新声》,副标题写着:“一群年轻人如何用创意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古城创想节”的策划初衷、执行过程以及参与者的感受。其中有一段采访特别动人:

“我不是为了怀旧才来这里的。”一位参与剧本杀项目的学生说,“我想看看,如果把这些历史人物放进今天的语境里,他们会说什么?”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讨论热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古城文化。

可就在一切看似向好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后台数据显示,点击量很高,但转化率很低。”负责数据分析的同事皱眉汇报,“真正报名参加活动的年轻人并不多。”

“为什么?”苏婉仪追问。

“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古城离得太远了。”李逸尘若有所思,“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理上的隔阂。”

“那怎么办?”赵阳问。

“我们得再往前一步。”李逸尘站起身,“不是等他们来古城,而是让古城走进他们的生活。”

于是,一个新的想法诞生了:在高校举办巡回展览,让学生们在校园里就能近距离接触古城文化。

“我们可以把古城的一角搬到大学广场上。”他说,“建一个临时的仿古小屋,里面放上传统乐器、手工艺品,还有VR体验设备,让他们亲身感受古城的魅力。”

“听起来不错。”赵阳眼睛一亮,“还可以现场招募志愿者,参与古城的文创项目。”

“就这么办。”李逸尘果断拍板。

计划一经确定,便迅速展开。第一站定在了本地一所重点大学,时间安排在周末。

当布展的工人开始搭建临时展馆时,一只乌鸦悄然落在了戏台的飞檐上,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斑。

而在展馆中央,那张设计图再次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旧梦未央,新声已起。”

风吹过,图纸轻轻颤动,仿佛回应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上一章 第239章和谐发展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41章拓展领域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