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筠钰洗完澡时,窗外的月光已经漫过书桌,将暮忆年白天画的云海图映得泛着柔光。她擦着湿发坐在书桌前,本想打开错题本整理今天的数学思路,指尖却鬼使神差点开了短视频软件——大概是白天登山的兴奋还没褪去,总想着再看看“远方的风景”。
算法像是摸清了她的心思,刚划了两屏,一个带着呼啸风声的视频就跳了出来。画面里,江城蹦极台悬在青山之间,几根钢索牵着橙红色的跳台,夕阳下,五个年轻人攥着一面印着图案的旗帜,喊着“一起跃下去”的口号,纵身跃向下方的峡谷。配文写着“江城四人同步蹦极新开放,带最敢的朋友,跳最野的风”,评论区里满是“趁年轻要疯一次”的感慨。
慕筠钰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她反复倒放视频,盯着蹦极台旁“距本市仅180公里,高铁1小时直达”的小字,手指已经点开了四人的小群。她斟酌着敲下文字:“你们看这个!江城的四人同步蹦极,离咱们好近,要不要……去试试?”后面还附上了视频链接,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发送时指尖在微微发烫。
消息发出去还没十秒,江若衍的语音就弹了进来,带着惯有的咋咋呼呼:“我去!这个也太酷了吧!四人一起跳,想想都热血沸腾,我早就想蹦极了,就是没人陪我!”紧接着是陈楚曦的消息,她一向细心,却也难掩激动:“我查了下,明天最早的高铁是7点15分,蹦极台上午9点开门,四人同步跳需要提前确认设备,我刚问了工作人员,明天上午有空档,咱们赶早去刚好!”
慕筠钰看着屏幕,忍不住笑起来,刚想回复“那咱们定闹钟”,暮忆年的消息也来了,还附带了一张图片——是她刚翻出的严浩翔应援旗照片,配文:“我把应援旗找出来了,明天带着它一起跳,四人四旗同步跃,算不算给偶像‘集体打卡’?”
这话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兴致。江若衍立刻补发了一张王橹杰的应援旗照片,旗面上的蓝色星星在灯光下格外显眼:“我早就把这个收在书包里了,本来想下次演唱会带,现在先借蹦极用用,四人一起举旗跳,绝对超吸睛!”陈楚曦也发来杨博文的应援旗,还加了句:“我妈昨天刚给我洗干净,刚好派上用场,等下我再跟工作人员确认下,能不能把旗帜固定在同一高度,保证同步展开。”
慕筠钰看着群里刷屏的应援旗照片,转身从衣柜顶层翻出自己的马嘉祺应援旗——那是去年演唱会时买的,浅灰色的旗面上印着他的名字和一句“保持热爱,奔赴山海”,边角还留着当时和朋友挤在前排的折痕。她拍了张照片发进群里,配文:“那明天,咱们就带着‘偶像’一起,四人同步挑战一次!”
“我来订高铁票!”江若衍秒回,紧接着发来一张购票截图,四个座位连在一起,备注着“7点15分出发,8点20分到达江城”。慕筠钰看着截图里的“已支付”字样,突然觉得这场“说走就走的挑战”像一场不真实的梦——几个小时前还在青峰山顶看云海,现在却要为了一场四人同步蹦极,在凌晨的闹钟里奔赴另一个城市。
她快速收拾好背包:把应援旗折成小块放进侧兜,又塞了件厚外套、两瓶矿泉水,甚至没忘记带上早上剩下的两个煮鸡蛋。妈妈路过她房间时,看到她收拾行李的样子,惊讶地问:“这么晚了还收拾东西,明天要去哪?”慕筠钰笑着把蹦极视频给妈妈看:“和朋友去江城玩,就一天,晚上就回来,您放心,是四人一起的同步蹦极,工作人员会全程保障安全。”妈妈看了看视频,又看了看她眼里的光,没多说什么,只是帮她把背包拉链拉好:“注意安全,有事随时打电话。”
第二天清晨六点,天还没亮透,慕筠钰就背着背包出了门。小区里的桂花还在散发着清香,路灯的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走到公交站时,远远就看到另外三人已经到了——江若衍背着鼓鼓的书包,手里举着王橹杰的应援旗,在路灯下晃得格外显眼;陈楚曦手里拿着打印好的蹦极台路线图和提前拟好的“同步蹦极注意事项”,还在低头核对;暮忆年则把严浩翔的应援旗小心地卷在画夹里,生怕被风吹皱,另一只手还攥着四根提前准备好的细绳,说要给旗帜加固。
“筠钰!这里!”江若衍看到她,立刻挥着应援旗喊她。四人汇合后,没多说什么,就快步往高铁站走。清晨的街道很安静,只有她们的脚步声和偶尔的笑声,路过早餐店时,陈楚曦还特意进去买了四份豆浆油条,分给大家:“先垫垫肚子,到了江城再吃正餐,等下跳的时候才有力气喊口号。”
高铁上,窗外的天色渐渐亮起来,从深蓝变成浅灰,再到泛起橘红色的晨光。江若衍靠窗坐着,把应援旗展开贴在车窗上,对着窗外的风景拍照:“你看,这样拍好像四位偶像和我们一起看风景!等下跳的时候,咱们的旗帜也要这样同步展开!”暮忆年也拿出速写本,快速勾勒着车窗上的四面应援旗和远处的田野,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高铁的“哐当”声格外合拍,画纸上,四面小旗并排飘着,像极了即将同步跃下的她们。
陈楚曦则在一旁和蹦极台工作人员发消息,确认同步蹦极的细节:“工作人员说,会给咱们用同一组牵引设备,确保下落速度完全一致,还会用特制的卡扣把旗帜固定在咱们手腕外侧,保证跳跃时四面旗帜能同时展开,不会互相缠绕。”慕筠钰听着她的话,低头摸了摸背包里的应援旗,心里的期待又多了几分——想象着四人并肩站在跳台上,手腕上的旗帜并排飘着,一起跃向高空的样子,好像连紧张都少了些。
八点二十分,高铁准时到达江城站。四人按照陈楚曦的路线图,坐公交直达蹦极台。刚下车,就看到那座悬在峡谷间的橙红色跳台,比视频里看的还要壮观,跳台边缘已经预留出四个并排的位置,工作人员穿着橙色的工作服,正拿着设备等在那里。
江若衍拉着大家直奔登记处,还不忘把四面应援旗一起举起来:“我们要四人同步蹦极,麻烦帮我们把旗帜固定好,一定要同步展开!”工作人员看到她们手里的应援旗,笑着说:“放心,专门为你们调整了卡扣位置,保证四面旗帜在同一高度,下落时会跟着风的方向同步飘动。”
登记完后,工作人员带她们去穿安全装备。厚重的安全带缠在身上,刚开始还觉得有些笨重,但当工作人员把四面应援旗分别固定在她们手腕外侧时,四个人都忍不住笑了——慕筠钰的马嘉祺应援旗、江若衍的王橹杰应援旗、陈楚曦的杨博文应援旗、暮忆年的严浩翔应援旗,四面颜色各异的旗帜并排挂着,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工作人员还特意调整了角度,确保从下方看能清晰看到每一面旗上的字样。
“紧张吗?”暮忆年看着身边的三人,轻轻碰了碰慕筠钰的手腕,两面旗帜的边角轻轻擦过。慕筠钰摇摇头,却忍不住攥紧了拳头:“有点,但想到是四个人一起,就不怕了。”江若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怕什么!等下咱们一起喊口号,一起感受风,绝对超酷!”陈楚曦则深吸一口气,帮大家理了理安全带:“工作人员说,等下会倒数三个数,咱们听到‘一’就一起往下跳,不用怕,我查过了,这个蹦极台的安全系数很高。”
工作人员带着她们走向跳台,四人并排站在边缘,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风从耳边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手腕上的旗帜被风吹得轻轻飘动,四个不同的名字在风里微微晃着,像是在和她们一起期待。下方的观景台已经围了些游客,有人举着手机,准备记录她们的瞬间。
“准备好了吗?”工作人员站在她们身后,再次检查了安全装备和旗帜卡扣。四人齐声回答:“准备好了!”江若衍转头看了看身边的三人,笑着说:“等下咱们一起喊‘保持热爱,奔赴山海’,这是筠钰旗上的话,现在是咱们四个人的口号!”慕筠钰、陈楚曦和暮忆年都用力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云海——和昨天在青峰山顶看到的云海一样,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三——”工作人员的声音在风里传开,四人同时握紧了彼此的手,手腕上的旗帜轻轻靠在一起。
“二——”慕筠钰看着身边的朋友,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高三的疲惫、备考的压力,在这一刻好像都被风带走了。
“一——跳!”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四人同时纵身跃出跳台。失重感瞬间袭来,但下一秒,风就裹着她们往下降,峡谷里的风景在眼前快速掠过,远处的青山、近处的溪流,还有头顶的蓝天,都变得格外清晰。手腕上的四面旗帜在风里完全展开,马嘉祺、王橹杰、杨博文、严浩翔的名字在高空飘扬,像是四位“偶像”在陪着她们一起“拥抱长风”。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江若衍的喊声最先响起,紧接着,慕筠钰、陈楚曦和暮忆年的声音也混了进来,四个人的声音在峡谷里回荡,和风声、旗帜飘动的“猎猎”声交织在一起。慕筠钰忍不住张开手,感受风从指缝间穿过,身边的暮忆年正笑着看向她,两人的旗帜在风里轻轻碰撞,而不远处的江若衍和陈楚曦,正对着下方挥手,四面旗帜在高空划出四道漂亮的弧线。
当蹦极绳回弹时,四人被轻轻往上拉,视野里的云海更近了,仿佛伸手就能摸到。慕筠钰看着手腕上的应援旗,又看了看身边笑着的朋友,突然对着峡谷大喊:“我们一定能考上心仪的大学!”陈楚曦跟着喊:“我们的友谊永远不会变!”江若衍和暮忆年也跟着附和,四面旗帜在高空飘扬,像是在回应她们的誓言,下方的游客也跟着鼓掌,为她们的勇气欢呼。
慢慢落地时,工作人员上前帮她们解开安全带,看着四人手腕上的旗帜,笑着说:“你们是今天最特别的一组,四面旗帜同步展开的样子,特别好看。”江若衍立刻拿出手机,翻出刚才游客帮忙拍的视频:“你看你看!真的同步了!咱们的旗帜飘得一样高!”陈楚曦默默来了句:“如果不是他,我或许没有勇气站在跳台上。”暮忆年忽然感慨:“我也是,其实本来站在跳台上也是有点紧张的,但是一想到我身后的应援旗,就感觉没有那么怕了。”慕筠钰眉眼弯弯,手轻抚着旗帜上的那一句话:“我们的心爱之人成为了我们的羽翼。”江若衍没再说话,默默抬手抹了把眼泪……
过了一会,四人坐在蹦极台旁的休息区,喝着热奶茶,反复看着视频回放。视频里,她们四人并排跃出跳台,四面应援旗在风里同步展开,口号声在峡谷里回荡,阳光落在旗帜上,泛着耀眼的光。江若衍把视频里最精彩的片段剪在一起,配上她们喜欢的歌,发在小群里:“这绝对是咱们高三最酷的回忆!四人同步蹦极,还有‘偶像’陪衬,谁都比不上!”
陈楚曦则在旁边整理照片,把四面应援旗在高空飘扬的画面挑出来,说:“等回去了,咱们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贴在班级的‘减压墙’上,给大家也打打气,让大家知道高三不只有刷题,还有这样的勇气时刻!”暮忆年拿出速写本,快速画下了四人坐在休息区、手腕上挂着应援旗的样子,画纸上的阳光落在她们脸上,每个人的嘴角都带着笑,旁边还特意画了四面小小的旗帜,并排飘着。
“我要把这幅画和昨天的云海图放在一起,”暮忆年指着画纸,“以后看到,就能想起咱们两天里‘登过高山,四人同步跃过长风’的日子。”慕筠钰看着她们,又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应援旗——上面还沾着风的气息,仿佛还带着从高空跃下的勇气。她突然明白,高三不只是埋头刷题的日子,更是和朋友一起“同步挑战自我”的日子——一起登山,一起蹦极,哪怕只是一起看一次云海,这些同步的瞬间都会变成最珍贵的“动力”。
下午四点,四人坐上回程的高铁。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夕阳把云朵染成橘红色,和早上出发时的风景刚好相反。江若衍靠在慕筠钰的肩膀上,看着手机里的视频,小声说:“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做更多同步的事,比如一起去看演唱会,一起去海边露营,一起去更远的地方旅行,每次都要带着咱们的应援旗。”
“会的,”慕筠钰点点头,“等咱们考上大学,就去。”
暮忆年和陈楚曦也凑过来,四人头挨着头,看着手机里的视频回放——视频里,四面应援旗在风里同步飘扬,她们的笑声和风声混在一起,像是在告诉全世界:青春就是这样,有朋友,有热爱,有敢“四人同步跃向长风”的勇气。江若衍忽然想到了什么,从包里掏出零食,左手搂着陈楚曦,右手搂着暮忆年和慕筠钰:“我说姐妹们,要补充点能量才有精力展望未来。”几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回到市区时,路灯已经亮了起来。四人在公交站告别,江若衍说:“明天去学校,一定要把视频给同学们看看,让他们也知道,高三也可以这么酷!”陈楚曦笑着说:“别忘了带照片,咱们明天就贴在‘减压墙’上,让四面旗帜也给大家加油。”暮忆年挥了挥手里的速写本:“我明天把画带来,咱们一起贴,让这幅‘四人旗’也留在班级里。”
慕筠钰背着背包,手里攥着应援旗,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带着桂花的香气,手腕上还残留着蹦极时安全带的温度。她想起白天四人同步跃下跳台的瞬间,想起朋友们的笑声,想起四面同步飘扬的应援旗,心里满是温暖和勇气。
回到家,她把应援旗挂在书桌前,和暮忆年的云海图、速写画放在一起,四面小小的旗帜图案,在灯光下格外显眼。然后拿出日记本,在上面写下:“10月4日,和若衍、楚曦、忆年一起去江城四人同步蹦极。带着各自喜欢的应援旗,四人同步跃向长风的瞬间,好像什么都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