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席亮出分数时,她正低头调整冰鞋扣——冠军分数对她而言,已是如同日出日落般自然的规律。
领奖台上,她踮脚挂金牌时打了个小哈欠。媒体区骚动起来,快门声淹没司仪宣布"木娇娇选手获得本年度第六个花滑冠军"的声音。
"娇娇!看这里!"法国记者喊,"生日愿望是继续拿金牌吗?"
小姑娘歪头想了想:"娇娇的愿望是...今天午餐有草莓蛋糕!" 她掰着手指数,"洛桑站蛋糕,巴塞尔站巧克力,上次赫尔辛基居然给胡萝卜条...娇娇的《赛事甜点评级表》需要更新了!"
全场大笑中,她蹦跳着下台,金牌在胸前晃荡。没人知道,那枚奖牌在她收藏柜里编号G-127——意思是第127块固定流程金牌。
下午的乒乓球馆更像自动化车间。娇娇对阵德国小将时,甚至边打边用平板记录《对手进步速率评估》。11:2、11:3、11:4的比分精准得如同打印。赛后握手时,她突然用德语说:"莉莉安姐姐!你正手进步了0.7秒!但反手摩擦系数还要调哦!"
对手懵懂点头,娇娇已转身奔向混采区——那里有她真正的挑战。
"请问木娇娇选手,"中国记者小心翼翼,"你如何看待'冠军流水线'的说法?"
娇娇正舔着赛会送的棒棒糖,闻言眨眨眼:"流水线是生产噗桑的呀!冠军是...是..." 她突然指向窗外滑雪场,"像那个叔叔跳台!每次飞起来看到的云都不一样!"
她跑开时,记者们低头看稿——原本想好的"八岁天才制霸体坛"标题,突然显得苍白。
深夜的运动员公寓,娇娇在给噗桑写生日日记:
「今天又收集两朵金色小花。但最开心的是:1. 莉莉安姐姐学会新发球 2. 冰场保安叔叔收到娇娇送的护膝 3. 蛋糕有草莓!」
王楚钦的视频通话就在这时切入。屏幕里国乒队全员举着蛋糕,背景挂着"娇娇八岁啦"的横幅。
"宝贝!"许昕挤到前面,"听说你又双叒叒夺冠了?"
娇娇把金牌堆成积木:"昕爸爸,娇娇算过了,按当前速率,到12岁能集齐所有青少年组金牌..." 她突然叹气,"但就像吃彩虹糖,集齐所有颜色之后呢?"
马龙温柔接话:"那就尝尝新口味?"
"可是,"娇娇抱起噗桑,"如果新口味也只是糖呢?"
通话结束后,她打开加密文件夹《突破性成长方案》。里面是各种疯狂计划:
用花滑捻转动作发乒乓球
在冰面画正手弧圈球轨迹
甚至"申请同时参加成人组和青少年组"的可行性报告
但每份计划最后都标着红字:「年龄限制:未达标」。
最让她困扰的是次日的表演滑。当其他选手炫技时,她编了套"冰上乒乓舞"——用燕式步模拟拉球,捻转步对应削球,结尾的贝尔曼旋转竟然像极了高抛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