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张阿姨的火眼金睛总能识破,然后会端来加倍份量的“爱心加餐”,并坐在旁边,用充满期盼和关怀的目光看着她,直到她一口一口吃完。
最终,木娇娇,这位能在国际赛场上冷静应对强敌、能熟练运用多国语言、能进行复杂数据分析的天才少女,在食堂张阿姨那融合了传统智慧与朴实关爱的“蹄子攻势”下,彻底妥协了。
她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进食流程”:
每天饭点,她会迈着还不太利索的步子,走到专属小桌前,视死如归地看着碗里那熟悉的“蹄形物体”。
然后,她会深吸一口气,拿起筷子,用一种进行科学实验般的严谨态度,开始分解目标——先去掉肥腻的部分,尽可能摄取她认为有用的“筋”和“皮”。
整个过程,她的小眉头微微蹙着,表情庄重得像在完成一项重大任务。
而张阿姨,总会站在不远处,双手在围裙上擦着,脸上洋溢着满足而慈祥的笑容,仿佛在欣赏世界上最动人的画面。
每当娇娇“艰难”地吃完最后一口,抬起小脸时,张阿姨会立刻走上前,殷切地问:“娇娇,今天炖得烂不烂?香不香?明天想吃什么蹄子?阿姨给你换花样!”
这时,娇娇会拿起纸巾擦擦嘴,抬起清澈的大眼睛,努力挤出一个甜甜的、略带僵硬的微笑,用她最乖巧的声音回答:
“谢谢阿姨,今天的……蹄子,很好吃,特别烂,娇娇觉得骨头都在开心了!”
或者:“阿姨辛苦了!娇娇感觉明天又能多走两步了!”
这番“违心”却充满敬意的赞扬,总能换来张阿姨更加洪亮的笑声和第二天更加用心烹制的“爱心蹄子”。
于是,国乒队和花滑队的众人,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他们的小宝贝娇娇,一边皱着眉头努力啃着蹄子,一边在食堂阿姨慈爱的目光下,口是心非地夸赞着今日份的“骨骼愈合加速套餐”。这场景,既让人心疼,又让人忍俊不禁。
这或许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吧——学会在坚持科学的同时,也温柔地接纳那些以爱为名的、“甜蜜的负担”。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中午。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洒在木娇娇专属的小餐桌上。她面前照例摆着一个硕大的汤碗,里面是熬得奶白、香气扑鼻的……酱香牛蹄筋。
娇娇拿着小勺,有一下没一下地搅动着碗里颤巍巍的蹄筋,小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连续十几天的“蹄子盛宴”,已经让她对这类食物产生了生理性的抵触。她的目光漫无目的地在食堂里游移,看着马龙啃鸡腿,看着许昕吃红烧肉,看着刘诗雯碗里的清蒸鱼……
突然,她的视线定格在樊振东的餐盘上——小胖爸爸正捧着一根硕大的酱骨头,啃得津津有味,吸吮骨髓时发出满足的“啧啧”声。
就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
娇娇猛地低下头,看看自己碗里形状明确的“蹄子”,又抬起头,看看樊振东手里那根典型的“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