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传来集合的呼喊声,是时候离别了。我们相视一笑,都知道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这次分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胡冬冬,"他突然说,"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轻轻摇头:"是我该谢谢你,教会我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奉献。"
他抿了抿唇,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再次响起的集合声打断。我鼓励地推了推他:"去吧,别让大家等你。"
他点点头,背起背包,走向集合的队伍。步履坚定,背影挺拔。
就在此时,我突然喊道:"张真源!"
他转身,目光询问。
"我爱你!"我大声说,声音在医院门口的空地上回荡。
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那是我最爱的猫咪般的笑容。他没有回应,只是举起手腕,红绳在阳光下闪烁。这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我站在原地,看着载满医护人员的大巴缓缓驶离。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仿佛在预示着希望和新生。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了考研的准备,同时时刻关注着疫情前线的消息。张真源每天都会发信息或打电话,告诉我那边的情况和他的安全。有时候信号不好,我们只能简短地交谈,但即使如此,也足以让我安下心来。
"今天救了一个小女孩,她的情况很像你。"他在一条语音信息中说,"一开始很严重,但后来慢慢好转了。看到她好起来,我特别高兴。"
"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我回复道,"这边一切都好,你专心工作。"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心越来越近,即使身体相隔千里。
一个月后,疫情依然严峻,张真源的支援时间延长了。我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又过了半个月,某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是胡冬冬吗?我是张真源的同事李医生。"
我的心一紧:"发生什么事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张医生...他被感染了。"
14
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赶到车站,买了最近一班前往支援地区的火车票。十个小时的车程,我坐立不安,无法入睡。
到站后,我直接奔向当地医院。李医生已经在门口等我。
"他怎么样了?"我急切地问。
"病情进展很快,"李医生神情凝重,"现在正在ICU接受治疗。"
我的心像被人狠狠捏了一下:"我能见他吗?"
"可以,但需要做好防护。"
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我终于来到了ICU门口。透过观察窗,我看到了张真源。
他躺在病床上,连接着各种仪器,氧气面罩覆盖着他的口鼻。曾经健壮的身体如今瘦弱不堪,脸色苍白得可怕。
"他是怎么感染的?"我轻声问李医生。
"一周前,急诊来了一个危重病人,需要紧急插管。"李医生叹了口气,"当时防护装备出了点问题,但病人情况危急,张医生没有犹豫就上前救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