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说?"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话本小说。" />严浩翔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曾问过你父亲同样的问题。"
"他怎么说?"
"他说,'若有人触碰你而不让你感到不适,那必是与你有缘之人'。"严浩翔轻声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温柔。
苏晚心头一热,不敢再问下去。二人陷入一种奇妙的沉默,竹影婆娑,风过无痕。
"去休息吧,"良久,严浩翔终于开口,"明日开始,我们要全力修炼了。"
苏晚点头,回到床上,却听见严浩翔又低声补充了一句:
"从今天起,你不必再叫我前辈了。"
苏晚一愣,不明其意,只能轻声问道:"那...叫您什么?"
月光下,严浩翔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几不可见的浅笑:"叫我浩翔吧。十年前,你就是这么叫的。"
这短短的一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苏晚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浩翔..."她轻声唤道,这个名字在她唇齿间回荡,既陌生又莫名熟悉。
严浩翔点点头,没有多言,转身离去。苏晚望着他的背影,莫名感到心中一阵温暖,很快便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竹林洒落时,苏晚便被外祖父叫醒,开始了通灵心法的学习。
林老在石屋前的空地上立了一块古朴的石碑,上面刻着《通灵录》的核心要诀:"心静如水,神游万物,物我两忘,灵性自通。"
"通灵之术的要领在于'心静'二字。"林老解释道,"你要放空心神,忘却自我,才能与万物灵性沟通。"
苏晚依言盘膝而坐,手捧唤灵铃,努力调整呼吸。起初,她的心绪难平,总是想起父母的往事和无相的威胁。
"放松,孩子。"林老的声音如清风拂过,"想象自己是一汪清水,无思无虑,随风而动,随形而变。"
苏晚深呼吸,逐渐平复心绪。几次尝试后,她开始感受到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自己的意识正在扩散,融入周围的竹林、花草、流水...
"很好!"林老欣慰地点头,"现在,尝试用心去'听'唤灵铃的声音。"
苏晚将注意力转向手中的银铃,不是用耳朵去听它的响声,而是用心灵去感受它的律动。渐渐地,一种细微的、如同心跳般的震颤传来,那是铃铛在向她"诉说"。
"我...好像感受到了什么。"苏晚轻声道,生怕打破这种奇妙的联系。
林老和严浩翔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通常情况下,初学者需要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建立起与灵物的初步联系。
"不愧是林家血脉。"严浩翔轻声评价,语气中有一丝赞许。
林老欣慰地笑了:"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尝试将你的意识延伸,触碰周围的事物。"
苏晚依言努力拓展感知。忽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竟能模糊地"看见"周围的景象,哪怕是闭着眼睛!不仅如此,她还感受到了每一株竹子的生命律动,每一朵花的绽放欢欣,甚至是远处小溪的欢快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