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选拔会议室的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颜若夏数着文件上烫金国徽的麦穗数量——二十三根。这个无意义的动作能让她不去想右前方那个空座位。王楚钦已经迟到七分钟了,刘国梁敲击桌面的节奏越来越急。
门被猛地推开时,颜若夏闻到了熟悉的松木沐浴露味道。王楚钦额前的碎发还滴着水,右肘缠着比平时更厚的肌贴,在她身边落座时带起一阵微风。
"开始吧。"刘国梁打开投影仪,巴黎奥运会标志在幕布上展开,"混双就定你们俩了。"
颜若夏的钢笔在纸上洇出一个小墨点。虽然亚锦赛夺冠后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但听到正式宣布时,她的胃还是像接了一记重扣般紧缩。
"但有条件。"刘国梁的目光扫过他们,"第一,所有对外互动必须报备;第二..."他刻意停顿,"禁止任何可能被误解的肢体接触。"
王楚钦的球鞋在地板上摩擦出声响:"我们只是..."
"第三,"刘国梁打断他,"每周增加两堂心理辅导课。散会。"
走廊的灯光惨白刺眼。王楚钦突然拽住颜若夏的手腕拐进消防通道,楼梯间潮湿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
"你怎么想?"他声音压得很低,拇指无意识摩挲着她腕间凸起的骨节。
颜若夏注视着他眉骨上那道淡疤——去年摔拍事件的遗迹,现在被汗湿的刘海半掩着。她轻轻抽回手:"我们本来...就只是队友。"
王楚钦的眼睛在阴影里暗了一瞬,随即扯出个笑容:"是啊,金牌搭档。"他转身推开安全门,"走吧,体能训练要迟到了。"
封闭训练像台永不停歇的发球机。清晨六点的长跑,午间的战术分析,下午的技术打磨,晚上的录像研讨。他们配合越发默契,却在人前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至少颜若夏这么认为,直到周四的心理辅导课。
"今天做信任练习。"心理老师推来两把转椅,"背对背,描述你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王楚钦的椅背轻轻撞上她的,体温透过单薄的运动服传来。颜若夏盯着自己交握的双手,掌心有薄薄的汗。
"2018年全国锦标赛,"她听见自己说,"他穿红色队服,反手拧拉擦网出界。"
王楚钦的轻笑震动着椅背:"错,是蓝色。你记混了青运会。"他停顿两秒,"但你那板正手爆冲确实惊艳,像小号张怡宁。"
颜若夏惊讶地转头,鼻尖差点擦过他脸颊。她不知道他记得这些细节,就像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留意到她崇拜张怡宁。
"继续。"心理老师微笑,"说说对方的缺点。"
"太固执。"王楚钦立刻说,"总用数据代替直觉。"
"太冲动。"颜若夏反击,"把冒险当勇敢。"
"太较真。"
"太浮躁。"
"太——"
"好了!"心理老师打断这场幼稚的较量,"现在说说欣赏对方什么。"
沉默突然降临。颜若夏数着自己急促的心跳,二十九下之后,王楚钦的声音轻轻响起:
"她记得所有我们打过的球。"
这个回答像记回旋球,正中颜若夏胸口最柔软的部分。她张了张嘴,却听见老师说时间到了。
课后,张继科意外出现在训练馆。他绕着球台踱步,突然对颜若夏说:"你正手引拍太低。"没等她反应,就抓起球拍示范,"这样,手腕再压五度。"
王楚钦在一旁练习步法,但颜若夏能感觉到他的视线黏在她背上。当张继科的手扶住她手肘调整动作时,一声清脆的"啪"响彻球馆——王楚钦的拍子砸在了挡板上。
"手滑。"他面无表情地捡起球拍。
晚饭时孙颖莎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听说没?日本队搞了套AI分析系统,专门研究你们。"
颜若夏的筷子停在半空。第二天晨会上,刘国梁证实了这个消息。投影幕布上播放着早田希娜的采访片段:"...中国队的混双暗号已被我们破解..."
"放屁!"王楚钦猛地站起,"他们——"
"坐下。"刘国梁切换画面,显示出一组复杂的数据,"他们确实掌握了部分规律。从今天起,你们要开发新战术手势。"
加练持续到深夜。颜若夏揉着酸胀的右肩走出球馆,发现王楚钦靠在门口的银杏树下,手里转着个乒乓球。
"饿吗?"他抛给她一个保温袋,里面是两个牛肉三明治,"食堂关门了。"
他们坐在花坛边啃着三明治。秋夜的星空格外清晰,王楚钦突然指向天顶:"北斗七星。"
颜若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大熊座。那边是..."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王楚钦没有看星星,而是注视着她,目光比星光还亮。
"我妈妈要来北京。"她突然说。
王楚钦的咀嚼动作停住了:"什么时候?"
"明天。"颜若夏捏扁了包装纸,"她...不太支持我打球。"
第二天上午,颜若夏在训练馆门口见到了母亲。周雅琴女士穿着得体的羊绒大衣,目光锐利地扫过女儿的训练服和护腕。
"瘦了。"这是她的第一句话,第二句是:"那个王楚钦呢?"
颜若夏还没回答,身后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王楚钦抱着一箱矿泉水走来,见到她们明显怔了一下。
"阿姨好。"他放下箱子,规规矩矩地鞠躬。
周雅琴的视线从他右肘的肌贴移到略显凌乱的短发,最后定格在他脸上:"你就是那个摔拍子的小子?"
空气瞬间凝固。颜若夏的手指掐进掌心,她没想到母亲会这么直接。
"是我。"王楚钦却出奇地平静,"去年世锦赛,我犯了错。"
周雅琴微微挑眉,似乎没料到这个回答。她的目光移向女儿:"我下午的飞机,中午一起吃个饭。"
这顿午饭吃得像场拉锯战。周雅琴询问王楚钦的家庭、学历、未来规划,每个问题都像记精准的扣杀。当问到"你和我女儿什么关系"时,颜若夏的汤勺撞在碗沿上发出脆响。
"队友。"王楚钦放下筷子,"最重要的搭档。"
周雅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乒乓球队谈恋爱的都没好结果,你知道吧?"
"妈!"颜若夏涨红了脸。
"阿姨,"王楚钦的声音异常坚定,"我们现在的目标只有奥运金牌。"
送走母亲后,颜若夏在更衣室呆了很久。当她终于出来时,发现王楚钦站在走廊尽头,手里转着个乒乓球。
"对不起。"她低声说。
王楚钦将球抛给她:"为什么道歉?你妈挺酷的。"他模仿周雅琴的语气,"'那个摔拍子的小子'——还挺带感。"
颜若夏忍不住笑了。他们并肩走向训练馆,秋阳透过银杏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其实..."王楚钦突然开口,"我爸妈也反对过我打球。"
颜若夏惊讶地转头。王楚钦很少谈起家庭,她只知道他来自吉林,父亲是中学老师。
"我爸觉得读书才是正路。"他踢开路上的小石子,"我十四岁那年,他给我报了重点中学的插班考试。"
"然后呢?"
"我逃跑了。"王楚钦笑起来,"带着球拍和两百块钱,坐了十八小时火车来北京。后来教练找到我时,我正在地下球馆和人赌球。"
颜若夏想象着少年王楚钦倔强的背影,胸口泛起奇异的酸胀。她突然理解了他在赛场上那种近乎鲁莽的勇气从何而来。
下午的队内赛,他们被安排对战马龙/陈梦组合。第三局关键分,颜若夏突然改变习惯线路,打出一记反常的正手快带。令人惊讶的是,王楚钦像早有预感般迅速补位,配合得天衣无缝。
"好球!"马龙都忍不住赞叹,"你们什么时候练的这招?"
王楚钦与颜若夏相视一笑,异口同声:"秘密。"
赛后分析会上,刘国梁反复观看那个神奇回合的录像。"这里,"他暂停画面,"颜若夏变线前没有任何预兆,王楚钦却像读心一样提前移动了。"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什么,抬头时目光深邃:"继续保持这种...默契。"
夜深了,颜若夏在宿舍整理比赛笔记时,手机突然震动。王楚钦发来一段视频,点开是日本队最新的公开训练画面。早田希娜正在练习一种古怪的接发球姿势——正是针对颜若夏的杀手锏。
「明天加练新发球?」消息紧接着跳出来。
颜若夏回复了一个点头的表情包。屏幕上方显示"对方正在输入..."持续了很久,最终只发来简单的两个字:
「晚安」
她盯着这两个字看了很久,仿佛能透过屏幕看见他纠结的表情。窗外,一弯新月悬在银杏树梢,清冷的月光洒在笔记本上那行字迹上:"王楚钦,正手杀球平均提速12km/h..."
笔尖悬停片刻,她又在旁边补上一行小字:"喜欢牛肉三明治,讨厌胡萝卜。右肘伤源于2017青奥会。"
合上笔记本,颜若夏望向窗外的星空。巴黎奥运会的倒计时在脑海中闪现,而比这更清晰的是天台栏杆上那三个雪白的乒乓球,和他说"一起"时坚定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