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们一起被同一家俱乐部选中,签了职业合同。虽然只是二队,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我们一起训练,一起憧憬着有一天能踏上KPL的赛场。
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张扬。
张扬是俱乐部老板的远房亲戚,家里条件很好,来打电竞更像是来玩票的。他的天赋确实比我和宋然都好,操作流畅,意识也不错,但缺点是懒,不喜欢枯燥的训练,更不喜欢复盘和记笔记。他嘲笑宋然的战术本是“老古董”,觉得天赋碾压一切。
但张扬的到来,却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平衡。
教练更看好张扬,觉得他有潜力,愿意花更多资源培养他。我和宋然开始感受到压力,为了争夺首发名额,我们不得不更加拼命。
竞争让原本纯粹的友谊开始掺杂了杂质。有时候训练赛,我会故意不配合宋然的Gank,有时候宋然也会在我游走失误时选择袖手旁观。那种心照不宣的疏远,比直接的争吵更让人难受。
3.
俱乐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二队的表现最好的那几个,有机会晋升一队。而一队,就意味着更高的薪水,更广阔的舞台,以及KPL的梦想。
那段时间,空气里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每一次训练赛,每一次内部考核,都像是一场小型战争。
我和宋然都拼尽了全力。宋然的战术本越来越厚,他甚至开始研究对手战队的风格,预测他们的BP。而我也收敛了激进的打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稳定性和团队配合。
张扬依然是那个张扬,他靠着天赋偶尔能打出亮眼的操作,但整体的稳定性和宋然比起来差远了。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偏爱那些不那么努力的人。
在一场决定性的内部对抗赛前夕,宋然生病了,高烧不退。他坚持要打,说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但教练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还是让张扬替补上场。
那场比赛,张扬超常发挥,打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漂亮的一场比赛。他秀了一整场,各种极限操作,带领队伍赢下了比赛。
赛后,教练当场宣布,张扬进入一队考察名单。
我和宋然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宋然病愈后,情绪一直很低落。他的努力似乎瞬间变得毫无意义。我试图安慰他,告诉他机会还有,但连我自己都觉得这话很苍白。
一队的名额只有一个,而现在看来,张扬的可能性最大。
就在我们都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张扬找到我,提出了一个让我震惊的提议。
“林默,你想去一队吗?”他脸上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容。
我当然想。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想。”我没有掩饰自己的渴望。
“我有个办法,能让你去一队。”他说。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什么办法?”
“很简单,”他凑近我,声音压低,“宋然不是有个破战术本吗?那玩意儿虽然垃圾,但里面记了不少东西。你帮我把里面的东西‘借’过来,特别是关于我们对手分析的那部分。你知道的,我懒得自己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