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在那漫长的两小时里,他经历了什么。也许是无数次险些被落石砸中,也许是在缺氧的痛苦中一次次昏迷又醒来,也许是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靠着纯粹的意志力前行。
第34小时零37分,何晨光正在前线阵地组织最后的防御,准备迎接敌人的总攻,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微弱的爆炸声。
随后,从一处看似普通的山坡上,裂开了一个洞口,一个满身泥土和鲜血的身影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
"董......董工程师?"何晨光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几乎认不出来的人。
董小山虚弱地笑了笑,然后倒在地上。在失去意识前,他只说了一句话:"通道......已经打通......让他们......送补给......"
紧急医疗队立即对他进行救治,同时救援队沿着新开辟的通道,解救了被困的工程队员,并立即开始了物资转运。
正是这条看似不可能的地下通道,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大量弹药和重型装备通过这条"生命线",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使得火凤凰特战队在最关键的时刻获得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当董小山在战地医院醒来时,整个行动已经胜利结束。他的工程奇迹不仅挽救了整个特战队,也为这次边境行动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你创造了奇迹,"指挥官亲自来到病床前,郑重地说,"你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
董小山微微摇头:"不必记住我的名字,只要记住有这样一群人,愿意为了战友和祖国,去成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战后,这条被命名为"生命通道"的矿洞被慎重地封存起来,成为军事学院教学的经典案例。而董小山和他的工程队,则回到了他们平凡的岗位上,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但在火凤凰特种部队的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每次重大行动前,指挥官都会说一句:"记住董工的精神,没有不可能的任务。"
多年后,当我整理叔叔的遗物,发现那本包含这些故事的笔记时,我终于明白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在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有无数个无名英雄在默默付出。他们可能没有站在聚光灯下,没有佩戴闪亮的勋章,但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坚守,筑起了胜利的基石。
他们是通信兵李明远,是医疗兵林芳,是安全卫士陈默默,是工程师董小山,还有无数个我们不知道名字的平凡人。
他们是火凤凰的脊梁,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