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璃指尖轻颤,掌心余温尚存,黑袍人尸身渐冷。沈清璃缓缓收回手,那枚铜质挂坠在指间泛着幽光,纹路如蛇盘月,与墓室石壁上残存的刻痕遥相呼应。月柔悄然上前,递来一方素巾,沈清璃摇头未接,只将挂坠紧握于掌,目光扫过四周——断垣倾颓,尘灰覆地,机关虽破,然死寂之中仍似有暗流涌动。
“此地不可久留。”月柔低声道,眉宇微蹙,手中短剑仍未归鞘。
沈清璃不语,仅以指腹摩挲玉佩边缘。璇玑灵鉴贴于心口,温润如初,昨夜镇压自爆之威耗尽其光,今晨却悄然复苏,竟似吞吐天地灵气,自行疗愈。沈清璃闭目凝神,灵台清明,一缕微光自心脉流转,沿经络游走周身。刹那间,灵鉴轻震,一道极细的暖流自胸前扩散,直抵指尖。
沈清璃猛然睁眼,眸中星芒一闪。
“那边。”沈清璃抬手,指向墓室东侧残墙。那处石壁看似与其他无异,唯有一道裂痕蜿蜒如藤,然沈清璃方才感知到灵鉴微颤,似有共鸣自墙内传来。
月柔会意,挥手召来两名斥候。三人持钩索探隙,沿着裂缝细细摸索。忽而“咔”一声轻响,一块半尺见方的石砖松动。月柔屏息,以软绳系钩,缓缓外拉——石砖脱落,露出背后深不见底的夹层。
一股陈腐之气扑面而来。
沈清璃上前一步,袖中取出火折子,轻轻一吹,幽蓝火苗跃起,映照出夹层内景:一方油布包裹严实,外缠青铜丝线;另有一铜匣,锁扣雕作双蛇交颈之形,纹路森然。
“打开。”沈清璃声音清冷,却不容置疑。
月柔小心割断铜丝,掀开油布——内藏三卷密信、一册账簿、一幅羊皮地图。沈清璃俯身细览,目光骤凝。密信以隐文书写,然借火光斜照,字迹渐显:“寒川粮道已通,三月十七前运麦八百车至黑水渡,由内应接引。” 落款处,赫然印着双蛇缠月徽记。
沈清璃指尖划过地图,北境寒川一线被朱笔圈出,数条隐秘小径标注清晰,另有几处烽燧以墨点标记,似为联络节点。账册则记录历年金银流向,数额惊人,皆以“香料采购”为名,转入西北某商号。
沈清璃呼吸微滞。
这不是寻常叛乱,而是经年布局,内外勾结,意图断我边军粮脉!
沈清璃猛地合上账册,指尖用力,几乎嵌入纸页。脑海中灵鉴微光流转,昨夜所见黑袍人临终低语再度浮现:“你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那密室烛影、玄袍身影,是否与此案有关?而眼前证据,不过是冰山一角?
“主子?”月柔轻唤,见沈清璃神色凝重,不禁担忧。
沈清璃深吸一口气,将密信与地图并列置于膝上,闭目调息。璇玑灵鉴贴于掌心,沈清璃以意念轻叩,欲借其洞察之力推演线索关联。然而灵力稍催,额角突传钝痛,鼻腔一热——一缕血丝无声滑落,滴在摊开的地图上,正落在凤京位置,晕开一小片猩红。
沈清璃不动声色,以袖掩面,强压眩晕。
不能强行催动……灵鉴虽复,然我身已疲,再耗必损根本。
正当沈清璃调息之际,灵鉴忽自主离体,悬浮半空,通体流转淡金微光。沈清璃愕然睁眼,只见玉佩缓缓旋转,其上璇玑星纹骤然亮起,投射出一幅虚浮星图——九曜流转,三辰尤为璀璨,分别对应凤京、寒川、云岭三地。
更令人惊异的是,星图边缘隐约浮现出三处光点连线,交汇于西陲荒漠一处废弃烽燧,恰与密信中标注的交接点完全重合!
沈清璃瞳孔微缩。
灵鉴从未如此主动示现……它在指引什么?
沈清璃凝视星图,思绪飞转。寒川为粮道咽喉,云岭控西南铁矿,凤京乃中枢命脉——若敌势欲裂昭宁,必先夺此三地。而今星图所示,幕后之人竟早已布子落子,步步为营。
是谁?竟能操控如此大局?
沈清璃伸手欲触星图虚影,灵鉴却倏然收敛光芒,重新落回掌心,温润如初,仿佛方才一切皆是幻觉。唯有那三处光点,已深烙于心。
“主子,您……”月柔见沈清璃面色苍白,欲言又止。
沈清璃抬手制止,缓缓起身,将密信、账册、地图尽数收入油布包中,铜匣则以锦帕裹好,贴身藏于怀内。动作沉稳,一丝不苟。
“我们尚未脱险。”沈清璃低声,“此证若失,万劫不复。”
话音未落,洞外忽有锐啸破空——一只青羽飞鸽自裂隙穿入,扑棱棱落于月柔肩头。月柔取下足环中密笺,展开一瞥,脸色骤变。
“长公主急信!”月柔声音微颤,“敌军趁暴雪夜袭,连破雁门、铁脊两关,青鸾卫折损过半!若五日内无援兵,边城必陷!”
沈清璃身形一僵。
沈清璃早知战事危急,却未料溃败如此之速。敌军何以精准把握时机?莫非……边关之内已有内应响应?
沈清璃疾步走到石台前,将星图与密信并列铺展,目光如刀,迅速比对路线、时间、节点。片刻后,指尖重重点在西陲烽燧之上。
“此处。”沈清璃声音冷冽如霜,“他们真正的中枢,不在边境,而在荒漠深处。此人借风雪掩行踪,遥控全局,等的就是这一刻。”
月柔咬唇:“可我们……该如何回禀?”
沈清璃不答,提笔蘸墨,就着残破木案疾书回函要点: “边军暂守不出,封锁各道关隘,勿信任何调令。待我携证返朝,面圣请兵。另查户部近三月‘香料’支出明细,掘根溯源。”
笔锋一顿,沈清璃忽觉鼻血再涌,一滴殷红坠下,恰好落在星图凤京之处,与先前血迹相连成线。璇玑灵鉴贴于心口,竟微微发烫,似有低鸣。
沈清璃盯着那滴血,眼神渐深。
这局,不只是权谋,更是命格之争。每一步,皆以血为祭。
“封匣。”沈清璃收笔,将铜匣锁入随身暗袋,外覆三层油布,再以银丝缝死。
月柔依令而行,动作利落。末了,抬头望沈清璃:“主子,接下来……?”
沈清璃立于残光之中,素衫染尘,眉目却如寒夜星辰,清冷而坚定。沈清璃抚过胸前玉佩,低声道:
“走最险的路,回最快的信。他们想让我死在这荒山,我偏要活着,把真相——砸在那些人的脸上。”
沈清璃转身,踏步向洞口。
碎石簌簌滑落,一道身影自高处掠下,披风翻卷如鸦翼。沈清璃脚步未停,右手已悄然按上腰间短匕。
那人落地无声,抱拳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属下奉长公主令,在此接应。三匹快马已在谷口备妥,可换骑不歇,星夜归程。”
沈清璃颔首,目光扫过对方腰间令牌——青鸾衔月,正是长公主亲卫无疑。
“带路。”沈清璃只吐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