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怎麼樣?”我指著書上的頁面,語氣帶著一點嚮往,“多溫馨啊。”
他瞥了一眼,毫不留情地評價:“太個人化,不適合兩人合誦,而且……跟你‘面朝大海’的樣子一點也不搭。”
“什麼意思!”我抗議。
他沒解釋,只是翻過一頁:“《雨巷》呢?丁香一樣的姑娘?”
“你覺得我像丁香一樣的姑娘嗎?”我反問。
他頓了頓,目光在我臉上停留了片刻,說:“……不像。下一首。”
這傢伙!
我們就這樣你來我往,互相嫌棄。圖書館的氣氛在我們之間似乎都變得有點火藥味。
直到我們翻到一首題為《致年輕的朋友》的詩。它沒有過分華麗的辭藻,語言平實卻充滿力量,歌頌著青春的熱情、勇敢和夢想。
“這首呢?”我指了指。
賀峻霖這次沒有立刻反對,他仔細地讀了一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似乎在思考。
“嗯……”他沉吟片刻,“意境不錯,也比較積極向上,適合校園才藝賽的氛圍。”
“那就這首!”我鬆了口氣。
“不過,”他又來了,“朗誦這首需要很大的情緒張力,你確定你表現得出來?”
“當然!”我拍了拍胸脯,雖然心裡有點虛。
他看著我,那雙桃花眼裡閃過一絲笑意:“那就試試吧。不過,”他收起了笑容,眼神變得認真,“練習的時候,不許敷衍,不許打退堂鼓。讓我看到你真正的實力。”
他的認真讓我稍微收起了玩鬧的心思,點了點頭:“知道了,賀哥。”
“行,”他合上書,“稿子定下了,接下來就是對詞和練習。明天下午放學後,我在學校小劇場等你。”
他起身準備離開,走到門口時又停了下來,轉頭看我:“對了,明天下午學校有籃球訓練,可能會稍微晚點,你先過去等我。”
“好。”我答應著,看著他走出圖書館的背影。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嘴上嫌棄,但跟他一起做這件事,似乎也沒那麼糟糕。
-3-
第二天下午,我按照約定來到了學校小劇場。這個地方平時很少使用,此刻空空蕩蕩,只有我一個人。
我拿出詩稿,試著找找感覺,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一個人念詩,總歸是有些彆扭的。
等了大概半個小時,劇場的門被推開,賀峻霖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還穿著運動服,頭髮有些濕潤,顯然是剛結束訓練。
“抱歉,來晚了。”他快步走過來,身上帶著一股淡淡的汗水味,卻並不難聞,反而有種陽光運動的感覺。
“沒事,”我說,“訓練累嗎?”
“還好。”他在我旁邊坐下,從書包裡拿出一瓶水,擰開喝了一口。喉結滾動的樣子,在劇場略顯昏暗的光線下,莫名地有些吸引人。
“開始吧。”他放下水瓶,聲音恢復了平日的清澈。
我們開始一遍遍地對詞,找感覺。他念詩的聲音很有感染力,帶著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每次聽他念自己的部分,我都能感覺到一種被帶動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