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突然这么关心我,有点不习惯。"某天晚餐后,我忍不住说。
他正给六斤添狗粮,闻言动作顿了顿:"觉得我管太多?"
"不是,只是……和我们之前的约定不太一样。"
他起身,把狗粮袋放好,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协议是死的,人是活的。情况变了,做法自然也该变。"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起,是小徐:"谭检,不好了!刚接到消息,沈明辉的律师向法院申请撤销我们的调查令,理由是证据不足!他们还在媒体上散布我们滥用职权的言论!"
我的心一沉。这是沈明辉最新的反击,如果调查令被撤,我们前期的工作将付诸东流。
放下手机,我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马嘉祺把一杯热茶推到我面前:"出什么事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简单地介绍了情况。说到一半,他的手机也响了。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皱了皱眉,起身走到阳台接电话。
透过玻璃门,我看见他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言辞简短有力。十分钟后,他回到客厅,脸上的表情已恢复平静。
"刚才是李正打来的,财经日报主编。"他淡淡地说,"他们明天有个专题报道,关于近年来金融诈骗案的典型分析,我建议他把天华案作为重点案例深挖。"
我愣住了:"你……"
"只是提个建议而已。"他喝了口茶,语气依然平静,"作为投资人,我也希望市场更加健康透明。"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提个建议"那么简单。财经日报是商界的权威媒体,一旦他们对天华案进行深度报道,不但能引起公众关注,还能为我们的调查提供舆论支持,让沈明辉的律师团队投鼠忌器。
这样高调介入我的案件,全打破了我们互不干涉的约定。
"马嘉祺,"我犹豫着开口,"你不必为我做到这一步。这可能会影响到你在商界的人脉关系。"
他看着我,丹凤眼中闪过一丝我从未见过的坚定:"有些事情,比人脉更重要。"
六斤不知何时蹭到了我脚边,毛茸茸的脑袋蹭着我的小腿。我弯腰摸了摸它的头,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马嘉祺的举动,远远超出了我们"互不干涉"协议的范畴。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
第二天,财经日报果然发表了一篇深度报道,标题是《揭秘天华资金黑洞:一场精心设计的庞氏骗局》。文章详细分析了天华的资金流向和运作模式,引用了多位业内专家的意见,将沈明辉的手法剖析得一清二楚。
报道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更多的投资人站出来指认沈明辉的欺诈行为,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法院驳回了沈明辉律师团队的请求,我们的调查得以继续。
沈明辉感受到压力,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他的律师团队提出和解,被我们一口回绝。
与此同时,马嘉祺的保护也愈发严密。我发现他私下里和一些保安公司的人联系,甚至亲自检查了我办公室的安全措施。每天下班,他总是恰好能"顺路"来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