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频繁地出现在她工作的地方,以免给她造成困扰。但他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她的近况。张真源成了他们之间为数不多的联络桥梁。叶灼华有时会从张真源那里听到关于马嘉祺的消息——他瘦了,工作更拼命了,甚至开始研究一些她曾经无意中提过的小众作曲家的作品。
马嘉祺会在她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远远地停下车,看着她走过。有时,叶灼华会感受到那种被注视的目光,她知道是他,但她选择假装没有看见,目不斜视地走过去。尽管心里,总会有一丝涟漪荡漾。
他会匿名给她送温暖的小礼物。在她感冒的日子,门口会出现一袋药和热腾腾的粥,附上一张简单的纸条:“照顾好自己。——M”。在她演出成功后,会收到一大束她喜欢的白色玫瑰,没有署名,但叶灼华知道,只有他知道她喜欢白玫瑰。
他还在社交平台上创建了一个小号,只关注了叶灼华。他不会点赞,不会评论,只是每天默默地看她的动态,分享她零星的生活片段。有一次,叶灼华发了一张自己做的提拉米苏的照片,配文“失败品,没有灵魂”。第二天,工作室前台就收到了一份精致包装的提拉米苏,附带一张卡片:“你的提拉米苏最有灵魂。——M”。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像春风一样,一点点融化着叶灼华心底的坚冰。她知道他在努力,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歉意和爱意。那种小心翼翼的、不打扰的关心,让她感到温暖,也让她更加矛盾。
她和舒橙、迟昼聊起这件事。舒橙义愤填膺,觉得马嘉祺就是渣男,不值得原谅。迟昼则相对理性,认为感情的事很难说清,需要看他后续的行动。
“花花,你怎么想?”舒橙问。
叶灼华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我不知道。我心里还是觉得疼,觉得被欺骗。但看到他这样…又觉得有点心软。”
“心软是正常的。”迟昼说,“毕竟你喜欢了他那么久。只是,你得确定他是真的爱上了你这个人,而不是又一次把你看成某个影子。”
这个问题再次刺痛了叶灼华。她依然没有十足的把握。
直到有一天,马嘉祺主动联系了她。不是通过电话,而是发了一条短信。
短信内容很短:“今晚7点,音乐厅门口。最后一支曲子,如果你愿意来听。”
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强求。叶灼华看着这条短信,心跳乱了节奏。最后一支曲子?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新写的吗?还是《灼华》?
她没有回复短信。但到了晚上6点半,她还是鬼使神差地来到了音乐厅门口。雨已经停了,空气清新而微凉。音乐厅的大门紧闭,没有演出预告。
她站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7点整,音乐厅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没有观众,只有舞台上,马嘉祺一个人,抱着一把吉他,坐在追光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