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立刻恢复了比赛之后的谦逊表情,向两位中国选手点头致意:"我先走了,比赛见。"他快速收拾好装备,离开前悄悄对木鸾归眨了眨眼。
王楚钦走到木鸾归身边,压低声音:"什么情况?你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
木鸾归拿起毛巾擦了擦汗:"昨天在通道里聊了几句。"她轻描淡写地带过,不想让这件事显得太特别。
"就这?"王楚钦显然不信,"张本那小子平时输了球跟谁都不多说话,昨天输了球更是黑着脸,怎么跟你聊几句就变个人似的?"
木鸾归思考着该如何解释,樊振东却突然开口:"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
王楚钦和木鸾归同时看向他。樊振东耸耸肩,继续绑自己的鞋带:"张本出生在中国,代表日本打球;鸾归从外国队回来。他们...有点像站在镜子两边的人。"
木鸾归怔住了。她没想到平时话不多的樊振东竟能如此精准地看透本质。王楚钦则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所以你们聊家乡菜什么的?"
"你怎么知道?"木鸾归惊讶地问。
"猜的。"王楚钦得意地笑了,"人在异乡,最先想的就是家乡味嘛。"他拍拍木鸾归的肩膀,"下次带他尝尝正宗北京烤鸭,别老想着炸酱面。"
训练室里陆续来了更多队员,话题很快转向了当天的比赛安排。但木鸾归注意到,不时有队友投来好奇的目光,显然她和张本一起训练的消息已经小范围传开了。
上午的比赛结束后,木鸾归在休息区遇到了孙颖莎和陈梦。孙颖莎一看到她,立刻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听说你和张本智和'切磋'了一早上?"
木鸾归无奈地叹了口气:"只是热身而已。"
"我没别的意思!"孙颖莎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就是好奇,你们聊什么了?"
陈梦轻轻打了孙颖莎一下:"别这么八卦。"但她眼中也闪烁着好奇。
木鸾归在她们旁边坐下:"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发现我们有些相似的经历。"
"因为都代表过其他国家?"陈梦问。
木鸾归点头:"那种感觉...很难形容。就像你同时属于两个地方,又好像哪里都不完全属于。"
孙颖莎突然从包里掏出一包辣条塞给木鸾归:"那得对他好点。"
木鸾归看着手里的辣条,哭笑不得:"这是什么逻辑?"
"不知道,"孙颖莎咬着自己那包辣条,含糊不清地说,"就觉得他挺不容易的。十五岁就扛着日本队的期望,赢了是'华裔天才',输了就是'外来的不行'。"
陈梦若有所思:"其实张本挺尊重中国乒乓球的,每次采访提到中国队都特别谦虚。"
木鸾归想起张本说起中文时那种自然的流畅,以及在通道里流露出的脆弱一面。公众看到的张本智和是那个赛场上咆哮的选手,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赛后独自收拾装备时的孤独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