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雨在日记里写:"今天又有人问我是不是机器人...其实只是鸾归姐姐说'把基础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李锐更苦恼的是:"总有人想摸我腹肌确认是不是真人...能不能尊重下隐私?"
双胞胎兄弟的烦恼最实际:"好多省队教练偷偷塞零食求我们放水...但鸾归姐姐说敢放水就断网一个月。"
在俱乐部内部庆功会上,木鸾归终于透露真实计划:
"明年送你们去打世青赛。"
"后年争取有资格参加成人公开赛。"
"大目标..."她看着墙上世界地图,"下届奥运会。"
“希望你们早日成为我的队友!”
孩子们眼睛亮起来,但李锐轻声问:"那现在的国内青少比赛..."
"留给其他孩子一点希望,"木鸾归微笑,"从下个月开始,你们逐渐适应成人赛事。"
(后来这个决定被各省教练称为"仁慈的放生")
颁奖礼上,翎动队员们包揽了所有青少年组奖项。
当李锐代表发言时,他说了句让全场沉默的话:
"很多人问翎动的秘密是什么...其实答案就在每个清晨5点的训练馆,每个深夜的数据分析,和每次失败后的重新再来。"
"科技只是让我们少走弯路,但路终究要自己一步一步走。"
台下,木鸾归轻轻鼓掌。
她手机里正收到新消息:【德国/日本青年队申请交流集训,报价是市场价三倍】
回复只有一句话:"下届奥运后再说。"
(而各地的乒乓球少年们,正疯狂给翎动俱乐部寄自荐信)
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落幕后的第一次队内会议上,国乒队教练组的目光温柔得能拧出水来。
刘国梁亲自给木鸾归倒了杯茶,语气是从未有过的和风细雨:"鸾归啊,训练辛苦了吧?这是新到的金骏眉,养胃。"
李隼教练拿着扇子站在后面轻轻扇风:"天气热,别中暑了。"
秦志戬更是夸张地搬来软垫椅子:"坐这个,那个硬凳硌得慌。"
木鸾归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各位教练...我最近没犯什么错吧?"
"怎么会!"三人异口同声,"你可是国乒队的大功臣!"
教练组如此反常的原因很简单——技术部分析报告显示:
翎动六名队员的技术水平全部达到国家二队标准,李锐甚至摸到了一队门槛;
他们的伤病率是传统青训体系的1/5,但成长速度却是300%;
最让教练组心跳加速的是:所有队员的合约里都明确写着"优先入选国家队"条款。
"这哪是俱乐部,"刘国梁深夜对着数据报告喃喃自语,"这是国家队人才孵化器啊!"
李隼已经开始规划未来:"这全都是大满贯的好苗子啊..."
秦志戬甚至翻出相册:"你们说李锐像不像年轻时的马龙?陈小雨有几分张怡宁的影子?"
随后几天,木鸾归简直是遭遇了职业生涯最恐怖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