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急着安慰,而是拿出平板,调出刚才他和王楚钦的比赛数据。
“你看这里,”木鸾归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多拍回合,“第五局8:8平的时候,你这个反手拧拉,角度和力量都很好,逼得王楚钦回球质量下降。”
黄友政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屏幕。
木鸾归又划到另一个片段:“还有这里,你接发球直接抢攻,战术很果断,打乱了头的节奏。”
她一边放着重放,一边用冷静的语调分析着黄友政在比赛中的亮点和进步,完全没有提输赢的结果。
这种就事论事、专注于技术细节的方式,让黄友政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注意力被转移到了比赛本身。
“但是,”木鸾归话锋一转,指出了几个关键失误,“这几个机会球,你处理得还是有点急,想一板打死,反而失误了。这说明什么?”
黄友政小声说:“说明我……心态不稳。”
“不对。”木鸾归否定得干脆,“说明你太想赢了,尤其是太想赢王楚钦了。
这是好事,证明你有野心。但顶尖高手之间的较量,赢的不是一两个球,而是看谁犯错更少,看谁在关键分上更冷静。”
她关掉平板,看向黄友政:“你第一次打到这里,能和头哥纠缠到第六局,逼得他使出全力,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你以为你那点积分是白拿的?这场比赛的锻炼价值,比你之前打十场普通比赛都大。”
黄友政听着听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对啊!他虽然输了,但这场比赛他打得并不差,甚至超水平发挥了!
而且,正如鸾归姐说的,这场高强度内战的积分肯定不少!
木鸾归最后加了一把火:“年底分钱的时候,想想这场比赛的积分,够你乐的了。下次再碰到头哥,知道该怎么打了吧?”
黄友政用力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甚至带着点小得意:“知道了鸾归姐!下次我肯定更稳!让他也出点血!”
看着黄友政重新振作起来,跑去找林诗栋复盘比赛,木鸾归长长地舒了口气。
她揉了揉额角,心里盘算着: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等比赛进入四强、决赛,队内厮杀更激烈,这“心理疏导”的工作量还得翻倍……
她甚至认真考虑起来:是不是真该去考个心理咨询师证书?
队里那个正经的心理老师,估计都没她接的“个案”多。
这活儿干的,比当运动员和企业家加起来都心累!
王楚钦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笑嘻嘻地说:“鸾归,辛苦啦!又当爹又当妈的。”
木鸾归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还不是你们这帮家伙闹的?打我的时候一个个如狼似虎,打完了就变成需要哄的小朋友。”
王楚钦赶紧表忠心:“我保证!下次我要是内战输了,绝对自己消化,不麻烦您!”
木鸾归轻哼一声:“你?你先保证下次别被小将们掀翻再说吧。”
ps:小说内容夸张不符合实际部分请不要较真!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