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训练馆里那群时而拼杀、时而需要安抚的队友,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又不自觉地微微扬起。
虽然忙点、累点,但能看到这群家伙在压力和竞争中飞速成长,互相激励,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或许就是她作为这支队伍核心的独特价值和……甜蜜的负担吧。
只是,这“国乒首席心理按摩师”的帽子,她怕是摘不掉了。
公开赛的八强名单尘埃落定,结果震撼了整个乒坛——男单八强,中国队占据七席(马龙、樊振东、许昕、王楚钦、梁靖崑、林高远、林诗栋),仅有一名德国老将奥恰洛夫“幸存”;
女单八强,中国队更是豪取六席(木鸾归、孙颖莎、陈梦、王曼昱、蒯曼、王艺迪),日本选手早田希娜和伊藤美诚勉强挤入。
这意味着,只要在接下来的四强战中,中国队的三场“外战”(林高远 vs 奥恰洛夫,王曼昱 vs 伊藤美诚,蒯曼 vs 早田希娜)全部获胜,那么男女单打四强将全部被中国队包揽!
届时,半决赛和决赛将彻底变成“全运会”现场!
这个前景让国乒队上下既兴奋又压力山大。
兴奋的是,这将是中国乒乓球统治力的极致体现;
压力在于,那三场“外战”不容有失,任何一场意外失手,都将打破“四强全华班”的完美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木鸾归再次展现了她作为队伍核心的全局观和决断力。
她没有去关注那些注定会发生的“内战”,而是将全部精力聚焦在了那三场至关重要的“外战”上。
训练馆的灯光,在八强战前夜亮得格外晚。
木鸾归亲自上阵,为林高远、王曼昱和蒯曼三人开起了“魔鬼特训小灶”。
木鸾归调出了奥恰洛夫最近所有比赛的录像,尤其是他反手爆冲和发球的变化。
她模拟奥恰的球路,一板接一板地给林高远喂球,强度大得惊人。
“远哥,注意他正手位大角!他习惯性侧身后的还原速度是你的机会!”
“这个下旋球,别搓,直接拧起来!逼他退台!”
林高远被练得汗如雨下,衣服湿透了好几遍,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木鸾归的点拨精准地戳中了奥恰的弱点,也激发了他的斗志。
木鸾归重点模拟伊藤美诚的生胶弹击和搏杀式打法。
她的球又快又沉,角度刁钻,完全复刻了伊藤的难缠。
“鳗鱼,别被她带节奏!压住她中间位,让她发力不舒服!”
“接发球敢上手!她搏杀你更要狠!”
王曼昱咬紧牙关,一次次地迎击,从最初的被动适应,到后来逐渐能反压制,训练效果显著。
面对经验丰富的早田希娜,木鸾归着重锤炼蒯曼的耐心和关键分处理能力。
她故意打出各种旋转和节奏变化的球,考验蒯曼的应变能力。
“小曼,别急!相持住!她比你更怕多拍!”
“这个球,看似机会,其实是陷阱!冷静!”
ps: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