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每一个发球,都追求极致的旋转和速度,逼使木鸾归必须发力回击,难以借力控制。
她的每一次接发球,只要有机会,就毫不犹豫地强势上手,用高质量的反手拧拉或者正手爆冲,将球送到木鸾归最舒服也是最适合对拉的正手位。
一旦形成相持,孙颖莎便咬紧牙关,每一板球都灌注了全身的力量,拼命将球拉向木鸾归的反手大角,或者用更重的旋转压迫木鸾归的中路,迫使她不断移动、发力。
“砰!砰!砰!”
场馆里回荡的不再是清脆的台内击球声,而是沉闷而有力的中远台对拉轰鸣。乒乓球如同两道白色的闪电,在球台两端疯狂穿梭。
这正是孙颖莎的阳谋——我知道你胳膊不舒服,我偏要跟你拼消耗!用我最强的体力,去冲击你最弱的环节!
木鸾归的眉头越皱越紧。孙颖莎的战术简单粗暴,却极为有效。很多球,她明明可以用更巧妙的方式处理,但孙颖莎回球的质量太高、落点太深,她根本来不及做精细调整,只能被拖入硬碰硬的对抗。
每一次发力对拉,右臂肱二头肌和肩胛部位传来的酸胀感就清晰一分。这感觉并不剧烈,却如同附骨之疽,在不断消耗着她的专注力和击球质量。有几个原本十拿九稳的球,都因为手臂的细微僵硬而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
比分开始交替上升,场面异常焦灼。孙颖莎的眼神越来越亮,她看到了战术的成功!鸾归姐的回球力量在下降,一些原本能打死的球,现在只能勉强回过来。
“10:8!” 孙颖莎拿到了局点。
关键一分,孙颖莎再次发力,将球狠狠砸向木鸾归的反手位。木鸾归脚步迅速横移,身体舒展,试图用一板高质量的反手反拉扭转局势。然而,就在击球瞬间,手臂的酸胀感让她的手腕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出球的弧线略高,速度也慢了一线。
就是这一线之差!孙颖莎如同猎豹般扑上,一板势大力沉的正手扣杀,乒乓球如同炮弹般砸在台面上,弹出界外。
“11:8!孙颖莎扳回一局!”
孙颖莎激动地挥拳呐喊,释放着压力。她成功地将大比分扳成了1:1平!
木鸾归站在原地,轻轻活动了一下右臂,表情平静,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凝重。她看了一眼记分牌,又看了一眼对面士气大振的孙颖莎。
麻烦了。
孙颖莎找到了最正确的策略。
而自己手臂的负荷,正在逼近一个临界点。
她走到场边,拿起毛巾擦了擦汗,同时用左手不易察觉地按摩着右臂的肌肉。这场决赛的艰难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期。蒯曼那丫头“自杀式袭击”的效果,开始真正显现威力。
看台上,那些外协选手们再次沸腾了,欢呼声比之前更加响亮。她们看到了“屠龙”的希望!
而国乒队的休息区,王皓和马琳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