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的秋日阳光温柔地洒在金色大厅外的广场上,霍雨浩和唐舞桐手牵着手,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婚礼结束一周后,他们终于踏上了蜜月之旅的第一站——这座霍雨浩母亲曾经梦想求学的音乐之都。
"看那边。"唐舞桐指向街角的一个小型露天音乐会,几位街头艺人正在演奏莫扎特的小夜曲,"要过去听听吗?"
霍雨浩点头,目光却飘向不远处的一栋古老建筑——维也纳音乐学院,母亲年轻时曾经梦想进入的学府。唐舞桐敏锐地察觉到他的思绪,轻轻捏了捏他的手:"明天我们就去学院看看。"
街头艺人的演奏渐入高潮,小提琴的旋律如同流水般清澈动人。唐舞桐突然拉着霍雨浩的手,在广场中央转了个圈:"跳舞吗,霍先生?"
霍雨浩有些窘迫:"在这里?"
"为什么不呢?"唐舞桐的异色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没人认识我们,就当是维也纳给我们的私人音乐会。"
霍雨浩环顾四周,几位路人已经对他们投来善意的微笑。他深吸一口气,将手放在唐舞桐腰间:"领舞权交给你,霍太太。我对舞蹈的了解仅限于理论。"
唐舞桐轻笑,引导着他随着音乐轻轻摇摆。霍雨浩起初动作僵硬,但很快找到了节奏,两人在维也纳的夕阳下旋转、相拥,如同电影中的场景。路过的游客停下脚步,有人开始鼓掌,还有人拿出手机拍摄这即兴的浪漫一幕。
音乐结束,霍雨浩和唐舞桐微微鞠躬,向艺人和观众致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上前,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年轻人,你们的爱情让这座城市更加美丽。"
霍雨浩的耳根微微发红,但这次他没有躲避这样的赞美,而是大方地点头致谢:"谢谢,是维也纳的音乐给了我们灵感。"
老妇人微笑着离开,唐舞桐靠在他肩上:"看,霍教授,你越来越擅长接受赞美了。"
霍雨浩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有优秀的老师教导。"
他们继续漫步,穿过内城的小巷,路过一家家咖啡馆和古董店。维也纳的空气里仿佛都飘荡着音乐的气息,每个转角都可能遇到惊喜。
"饿了吗?"霍雨浩问,指向一家看起来很有历史的咖啡馆,"据说这里的萨赫蛋糕是全市最好的。"
咖啡馆内部装潢古典,深色木质家具和水晶吊灯营造出优雅的氛围。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著名的萨赫蛋糕和维也纳咖啡。
"明天除了音乐学院,还有什么想去的景点吗?"霍雨浩翻开旅游指南,习惯性地规划路线。
唐舞桐搅动着咖啡上的奶油:"美泉宫、国家歌剧院、多瑙河游船..."她顿了顿,"不过最重要的是完成你母亲的心愿。"
霍雨浩的眼神变得柔和:"谢谢。"
"谢什么?"
"谢谢你记得。"霍雨浩轻声说,"关于母亲的事。"
唐舞桐伸手覆上他的手:"她是我们故事的一部分。"
萨赫蛋糕送上来了,浓郁的巧克力香气让人食欲大开。霍雨浩切下一小块,喂到唐舞桐嘴边:"尝尝?"
唐舞桐张口接住,甜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嗯...太美味了!"她切下一块回喂霍雨浩,"怎么样?"
霍雨浩细细品味:"糖分略高,但口感层次丰富。"他推了推眼镜,"巧克力层和杏酱的比例大约是3:1,理论上可以..."
唐舞桐笑着打断他:"霍教授,这不是实验室样品,是甜点!用感觉,别用分析。"
霍雨浩有些窘迫地笑了:"习惯使然。"
"不过我就是爱这样的你。"唐舞桐狡黠地眨眨眼,"理性中带着可爱。"
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在桌上,为两人的脸庞镀上一层梦幻的色彩。这一刻,远离家乡的喧嚣,没有酒吧的经营压力,没有学术会议的紧张日程,只有彼此和这座美丽的城市。
——————
第二天上午,他们来到了维也纳音乐学院。这座拥有150多年历史的音乐圣殿庄严肃穆,大理石台阶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霍雨浩提前联系了学院的档案室,希望能查询母亲当年申请留学的记录。
"李云女士,1993年申请者..."档案管理员翻阅着厚重的名册,"啊,在这里。"
他取出一份泛黄的档案袋,递给霍雨浩。唐舞桐看到丈夫的手指微微发抖,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里面是几张手写的申请表和一封推荐信,字迹娟秀工整。
"是母亲的笔迹。"霍雨浩轻声说,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唐舞桐凑近看,表格上详细记录了霍云儿的音乐学习经历和获奖情况。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封自荐信,霍云儿在其中写道:
"音乐对我而言不仅是艺术,更是灵魂的语言。通过钢琴,我能够表达那些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情感与思考...如果有幸获得贵校的录取,我将全身心投入学习,将来回国创办音乐学校,让更多中国孩子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霍雨浩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她从未提起过这些梦想。"
唐舞桐轻轻握住他的手:"也许太痛苦了。放弃梦想的人往往不愿谈论它。"
档案管理员又找出几份文件:"啊,这里还有她的录取通知书和...哦,真遗憾,退学申请。"
霍雨浩接过那张薄薄的纸,上面是母亲的签名,日期是1994年6月——正是她与戴浩相识的那年。
"她为了父亲放弃了。"霍雨浩的声音低沉,"然后...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唐舞桐不知该说什么,只能紧紧握住他的手。档案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照进来,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动。
"能复印这些资料吗?"霍雨浩最终问道。
离开档案室,他们漫步在学院的走廊里。琴房里传来学生练习的声音,断断续续的音符如同散落的珍珠。霍雨浩在一间空琴房前停下脚步,里面放着一架老旧的三角钢琴。
"想弹一首吗?"唐舞桐轻声问。
霍雨浩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琴房的门没有锁,他们轻手轻脚地走进去。霍雨浩在琴凳上坐下,手指轻轻抚过琴键,然后开始弹奏——是《梦中的婚礼》,那首母亲最爱的曲子。
唐舞桐站在他身后,双手搭在他肩上,感受着音乐中的情感起伏。霍雨浩的演奏比平时更加投入,仿佛在通过琴键与母亲对话。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他的手指久久没有离开琴键。
"她一定会为你骄傲。"唐舞桐俯身在他耳边轻声说,"你实现了她的一部分梦想——'欧拉公式'就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霍雨浩转身将她拉入怀中,脸埋在她的腰间。唐舞桐能感觉到他身体的轻微颤抖,手指轻轻梳理着他的蓝发,无声地给予安慰。
离开音乐学院时,夕阳已经西斜。他们沉默地走在回酒店的路上,各自沉浸在思绪中。路过一家古董店时,唐舞桐突然停下脚步:"霍雨浩,看那个!"
橱窗里陈列着一架精致的古董音乐盒,标签上写着"19世纪末维也纳制造"。
"要进去看看吗?"霍雨浩问。
唐舞桐点头。店内空间不大,但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和艺术品。店主是位和蔼的老人,听说他们来自中国,热情地介绍起这个音乐盒的历史。
"这是罕见的双音乐盒,"他小心地取出展示,"一边播放莫扎特,另一边是贝多芬。"
霍雨浩仔细检查了机械结构:"精巧的设计。两个发条系统独立运作,但共用同一组共鸣腔。"
唐舞桐则被音乐盒上的装饰吸引——顶部是一幅微缩的维也纳城市景观,用珍珠母贝和银线镶嵌而成,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我们买下它吧。"霍雨浩突然说,"放在'欧拉公式'里。"
唐舞桐惊讶地看着他:"真的?"
"嗯。"霍雨浩点头,"既是维也纳的纪念,也是...对母亲的致敬。"
交易很快完成,店主承诺会妥善包装并寄往中国。离开古董店时,夜幕已经降临,维也纳的街灯次第亮起,为古老的建筑披上金色的外衣。
"饿了吗?"霍雨浩问,"我查到附近有家不错的餐厅。"
晚餐在一家温馨的小餐馆进行,传统的奥地利美食和本地葡萄酒让两人暂时从白天的情绪中抽离。霍雨浩甚至尝试了即兴的德语点餐,虽然发音生硬,但服务员还是理解了他的意思。
"霍教授还会德语?"唐舞桐惊讶地问。
"突击学习了两周。"霍雨浩有些得意,"基本的旅行用语和音乐术语。"
唐舞桐忍不住笑出声:"你真是...永远超出我的预期。"
晚餐后,他们散步回到酒店。维也纳的夜晚宁静而浪漫,街头艺人的音乐声从远处飘来,与他们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酒店房间宽敞舒适,窗户正对着城市景观。霍雨浩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圣斯蒂芬大教堂尖顶,沉默不语。唐舞桐从身后抱住他,脸颊贴在他的背上。
"在想什么?"她轻声问。
霍雨浩转过身,将她搂入怀中:"想母亲,想她如果当年没有离开维也纳,人生会怎样不同。"
唐舞桐抬头看他:"后悔带我来这里吗?"
"不。"霍雨浩坚定地摇头,"正相反,我很感激。通过她的申请信,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她...不仅是作为母亲,更是一个有梦想的独立个体。"
唐舞桐微笑:"那我们明天去美泉宫,后天去国家歌剧院...把维也纳最美的地方都看遍,好吗?"
霍雨浩点头,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好。"
夜深了,霍雨浩却毫无睡意。他轻手轻脚地起床,走到房间角落的小写字台前,打开台灯,拿出今天复印的档案资料重新阅读。母亲的字迹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鲜活,仿佛跨越时空与他对话。
唐舞桐醒来时,发现霍雨浩不在床上。她揉揉眼睛,看到他在写字台前专注书写的背影。
"几点了?"她轻声问。
霍雨浩转身,有些歉疚:"凌晨三点。抱歉吵醒你了。"
唐舞桐下床走到他身边,看到他正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是一个建筑平面图,标注着"音乐教室"、"小型音乐厅"、"录音室"等字样。
"这是...?"
"'欧拉公式'的扩建计划。"霍雨浩的声音带着兴奋,"我想把二楼改造成专业的音乐教育区,实现母亲的部分梦想。"他指着图纸,"这里可以放那架古董音乐盒,还有母亲的钢琴..."
唐舞桐的眼睛亮了起来:"太棒了!我们可以邀请音乐学院的老师来开大师课,周末举办小型音乐会..."她突然想到什么,"等等,二楼不是租给咖啡店了吗?"
"合约下个月到期。"霍雨浩微笑,"我本来想等回去再告诉你这个惊喜。"
唐舞桐抱住他:"霍雨浩,你越来越浪漫了。"
霍雨浩搂住她的腰:"有优秀的老师教导。"
窗外,维也纳的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见证着这个深夜的灵感与承诺。霍雨浩和唐舞桐相拥而立,计划着回国后的新项目,也计划着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在这座音乐之都,他们不仅找到了母亲的足迹,也找到了新的梦想方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时,两人已经重新躺在床上。霍雨浩轻轻吻了吻还在熟睡的唐舞桐的额头,然后闭上眼睛。梦中,他仿佛看到母亲站在维也纳的舞台上演奏钢琴,而他和唐舞桐坐在观众席上,为她热烈鼓掌。
/
榆眠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