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过,图书馆后的那片小天地成了俞硕和纪予舟心照不宣的秘密基地。三只小猫在两人的投喂下越发圆润亲人,尤其是那只橘猫,几乎成了俞硕的腿部挂件。纪予舟话依然不多,但面对俞硕时, 那份初来时的疏离冰层仿佛在阳光下无声地融化,偶尔流露的笑意也不再是惊鸿一瞥。 校园生活按部就班,转眼又到了摸底考试的日子。
考试前一天的傍晚,两人照例在图书馆后喂猫。橘猫惬意地躺在俞硕脚边,发出呼噜噜的声音。
“明天考试,紧张吗?”俞硕随口问道,手里捏着小鱼干逗弄着小花猫。 纪予舟正把猫粮倒进小碗,闻言动作没停,只淡淡“嗯?”了一声,仿佛在问“这有什么好紧张的”。
俞硕看着他这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行行行,当我没问。学神大人您随意发挥。”
纪予舟放好猫粮,拍了拍手上的碎屑,瞥了俞硕一眼:“你物理最后那道综合题, 思路是对的,但受力分析图画漏了一个分力。”
俞硕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说的是昨天复习时讨论的一道难题,自己当时确实卡了会儿。他没想到纪予舟不仅记住了,还精准地点出了他忽略的细节。 “.…这你都记得?”俞硕心里有点暖, 又有点不服气,“等着,明天我肯定把那道题拿下。”
纪予舟没接话,只是嘴角似乎极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弯腰摸了摸蹭过来的小黑猫:“嗯,加油。”
考场上,气氛依旧肃穆。俞硕坐在纪予舟前面,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那人落笔的节奏。与第一次月考时那种几乎不假思索的、纯粹高效的“解题机器”状态不同,这一次,俞硕偶尔能感觉到纪予舟笔尖短暂的停顿,似乎在思考,或者在斟酌更优的解法。这种细微的变化,只有离得足够近、 观察得足够久才能察觉。
成绩公布得很快。李蕊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成绩单,脸上的表情很复杂一-那是一种混合着欣慰、理所当然,以及一丝“果然如此”的感慨。
“这次摸底考试,整体难度有所提升,但我们班还是有同学发挥得非常出色。”李蕊的目光直接投向了纪予舟的方向,“纪予舟同学,理科总分再次位列年级第一,物理、 数学两门单科也是年级最高分。特别是物理最后一道大题,全年级只有六位同学完全做对,纪予舟是其中之一,解题步骤非常漂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标准答案也不过如此了。大家要好好向纪予舟同学学习。”
教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和低低的抽气声。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标准答案也不过如此” 这种评价,还是让人震撼。
俞硕坐在前面,听着老李的夸赞,心里倒没什么嫉妒,反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他偷偷看了一眼。纪予舟依旧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微微垂着眼,看着自己摊在桌上的试卷,仿佛那些耀眼的分数和赞誉都与他无关。阳光落在他低垂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安静的阴影。但俞硕注意到,他握着笔的手指,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极轻地敲了一下——那是他思考或者心情不错时才会有的小动作。
下课铃响,人群散去。俞硕转过身,胳膊搭在纪予舟的肩膀上,身体前倾,笑嘻嘻地看着他:“学神大人,给小的看看标准答案呗?瞻仰瞻仰。”
纪予舟抬眼看他,没说话,却真的把物理试卷推了过去。俞硕如获至宝,立刻翻到最后那道大题。纪予舟的字迹清隽有力, 解题过程条理分明,每一个步骤都像是精心设计过,没有一丝冗余,清晰得令人发指。俞硕看得入神,忍不住感叹:“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纪予舟没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你的卷子呢?”
“干嘛?”俞硕疑惑,但还是把自己的物理试卷也递了过去。
纪予舟接过来,目光快速扫过俞硕最后那道题的过程,然后拿起红笔,在俞硕动能定理代错系数的那个步骤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圈,又在旁边空自处,简洁地写下了正确的公式表达式。
“这里。”他把卷子推回给俞硕,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俞硕看着那个红圈和旁边清晰的公式,再看看纪予舟平静无波的脸,心里那点因为过程错误被发现的懊恼忽然就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熨帖感。这家伙……明明考得这么好,却还记得他错在哪儿,甚至特意指出来。
“谢啦。”俞硕收起卷子,笑容比窗外的阳光还灿烂几分,“下次喂猫,小鱼干我请客!” 纪予舟收拾书包的动作顿了一下,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嘴角似乎又向上弯了那么一丝丝。窗外的阳光正好,暖融融地洒在两人身上,也悄然落进了俞硕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