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犁与旧绊
靠山屯生产队队部那间低矮的土坯房里,气氛有些微妙。墙上新贴的“抓革命,促生产”标语红得刺眼。队长、副队长陈老五、妇女主任,加上新“挂职”的于洛和陈斯,算是屯里的核心班子第一次正式碰头。
王副主任临走前的安排,像一块石头砸进了靠山屯这潭不算深的水里——于洛协助妇女主任抓妇女工作和宣传,陈斯则担任生产队的“技术顾问”,重点解决春耕春播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任命,在队部里掀起的波澜,不比那场大火小。
陈老五的脸黑得像锅底。他副队长的位置没动,但“技术顾问”这顶帽子凭空扣在陈斯头上,还直接参与队务,简直像在他心窝里插了根刺。他叼着烟卷,眼神阴鸷地在陈斯身上扫来扫去,鼻腔里时不时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冷哼。
队长是个务实的老农,火灾后对陈斯的能力有了点底,但顾虑更多。
他吧嗒着旱烟,开门见山:“春播是眼下的头等大事!墒情不好,地干得厉害,老牛拉犁都费劲,一天翻不了多少地。陈…顾问,你有啥法子没有?” 他把“顾问”两个字咬得有点生硬。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斯身上。他坐在最靠门边的条凳上,背脊挺得笔直,双手紧握放在膝盖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这种置身于“权力”中心的场景,对他而言比烈火炙烤更煎熬。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抬起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吐出一个词:
“…犁。”
“犁?” 队长皱眉,“咱队的犁不都那样?还能变出花来?”
陈斯避开陈老五刀子似的目光,看向队长,语速有些快,带着一种技术性的专注:“不是…换犁。是…改。深耕,破板结层,保墒。现在的犁头…入土浅,角度…不对,耗力,效果差。”
他边说,边用手指在落了层灰的桌面上快速划着,“加一个…小铧,在前面…破土,主犁…角度调斜一点,入土深…阻力反而…可能小。”
他描述得有些磕绊,但意思明确。妇女主任听得云里雾里,队长若有所思,陈老五则嗤笑一声:“说得比唱得好听!改犁?耽误了春耕你负责?就显你能耐是吧?”
于洛适时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陈副队长,话不能这么说。陈顾问提的是技术建议,行不行,试试才知道。”
“王主任临走时怎么说的?要我们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产效率!改个犁头,费不了多少工夫,万一真有效,省下的是全队劳力的力气和时间!耽误不了春耕!” 她搬出王副主任,又紧扣“提高效率”的核心,堵得陈老五哑口无言。
队长沉吟片刻,一锤定音:“中!先改一副试试!陈顾问,这事儿你牵头,需要啥工具材料,跟保管员说!于洛,你配合协调下人手。”
“技术顾问”的头衔,第一次发挥了实质作用。接下来的两天,陈斯一头扎进了生产队的农具仓库。空气里弥漫着铁锈、桐油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他围着几副旧式木犁打转,测量,计算,然后用找来的废铁片、旧锉刀,在保管员半信半疑的目光下,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
于洛也没闲着。她组织起屯里的妇女和半大孩子,在翻过的地里人工碎土、捡石头,同时密切关注着陈斯那边的进展。
她发现,当陈斯完全沉浸在技术难题中时,他身上那种畏缩和压抑会暂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汗水顺着他清瘦的脖颈滑下,沾湿了打着补丁的衣领,混着铁锈和油污,勾勒出一种奇异的、属于劳动者的尊严。
(仙力系统提示:目标人物‘专注创造’状态,精神压力显著降低。微弱正向情绪波动,关联仙力获得微量稳定增幅:+0.01%。当前仙力:1.95%。)
第三天,一副模样略显古怪的犁被拉到了地头。它在传统的木犁框架上,加装了一个小小的、向前倾斜的破土铧,主犁头的角度也被调整得更陡峭。社员们围着看新鲜,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能行?看着怪模怪样的…”
“陈老五说了,瞎折腾!”
“于知青说能省力,试试呗?”
田大爷作为老把式,被队长点名第一个试用。他套上老黄牛,狐疑地扶住改造后的犁柄,吆喝了一声。老黄牛闷头向前。
嗤——
犁头入土的声音似乎比往常更沉闷一些。田大爷只觉得手上一沉,心里咯噔一下:“坏了!更费劲了!” 旁边传来陈老五毫不掩饰的嘲笑。
然而,老牛走了几步,田大爷的眉头却渐渐舒展开。他明显感觉到,虽然初始入土那一下阻力变大,但一旦犁头吃进土里,前进反而变得异常平稳顺畅!
那小小的破土铧像一把锋利的刀,提前划开了板结的硬壳,主犁头深深切入湿润的深层土壤,翻起的土垡又黑又厚,像翻滚的浪花!一趟下来,翻耕的深度和宽度都远超旧犁,而老牛的喘息似乎…并没有更剧烈?
田大爷停下牛,蹲下身,用手扒拉着翻上来还带着湿气的深色泥土,又看看身后笔直、深阔的犁沟,浑浊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站起身,用力一拍大腿:“嘿!神了!是费点起头的劲,可犁得深!犁得透!牛走着还顺溜!这地翻得…好!好哇!” 他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看向陈斯的眼神第一次带上了货真价实的佩服。
围观的人群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田大爷都说好?”
“快!换这个试试!”
“陈顾问!给我这副试试!”
新式犁(很快被社员们称为“深耕犁”)瞬间成了抢手货。陈斯顾不上休息,立刻指导保管员和几个手脚麻利的后生,按照他改造的模板,加紧改装其他几副旧犁。
于洛则负责分配,优先保证墒情最差、最需要深耕保墒的地块使用。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使用“深耕犁”的地块,翻耕效率提高了近三成,翻出的土壤更深、更松软,明显更利于保墒和播种。
社员们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虽然陈老五依旧在背地里散布些“歪门邪道”、“黑五类不安好心”的闲话,但在地头实实在在的效益面前,这些声音显得苍白无力。
傍晚,于洛在队部整理当天的播种进度记录。门被轻轻推开,陈斯站在门口,身上还沾着泥土和油污,手里拿着一个用旧报纸包着的小包裹。
“给…” 他把包裹放在于洛面前的桌上,声音依旧不高,“…图纸。改造的…详细尺寸和…要点。” 他顿了顿,补充道,“…万一…我走了,他们…能照着弄。” 他考虑得很远,也很实际。
于洛打开报纸,里面是几张用铅笔仔细绘制的图纸,线条清晰,标注工整,甚至还有简单的力学原理说明。这不仅仅是一份图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信任。
“谢谢。” 于洛郑重地收好图纸,看着他疲惫却异常清亮的眼睛,“你今天…做得很好。田大爷他们,都看在眼里。” 她没有说任何虚浮的夸赞,只陈述事实。
陈斯沉默地点点头,没有居功,也没有客套。他转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脚步顿了一下,背对着于洛,低低地说了一句:“…是你…把我推到…这位置上的。” 语气复杂,听不出是抱怨还是陈述。
于洛微微一怔,随即坦然回应:“因为你有这个能力。这个位置,也只有你能坐。我们都需要它。”
她的话直白而清醒,点明了彼此最核心的需求——他需要这个平台证明价值、赎罪、寻求一丝喘息;她需要他发挥能力,为集体(也为她)创造获取“信仰”的机会。
陈斯没有回头,只是肩膀似乎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他拉开门,融入外面渐渐浓重的暮色里。
(仙力系统提示:检测到持续‘群体性实用认可’(来源:使用深耕犁的社员)。能量稳定转化中… 仙力恢复:+0.05%。检测到核心目标人物‘价值实现感’与‘被需求感’显著提升,关联仙力获得高效增幅:+0.1%!当前仙力:1.96%!)
于洛能清晰地感觉到,识海中那点星火,已经壮大成一簇稳定燃烧的小火苗,散发着温润而持续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陈斯在“技术顾问”这个位置上,正以一种沉默而有力的方式,一步步撬动着靠山屯根深蒂固的偏见,也一点点找回着他自己破碎的价值和尊严。
队部窗外,新翻的黑土地在暮色中延伸向远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香和希望的气息。三个月的时间,县城的路,似乎又近了一步。
而他们之间,那条基于现实目标、彼此需要、共同前行的纽带,在铁与土、汗水与智慧的淬炼下,正变得越来越坚韧。
这不是爱情,却是一种在冰冷时代洪流中,相互支撑着活下去、并试图改变些什么的,更深沉也更复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