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咸鱼攻心计:疯批神明追妻(伊莱克斯与芙洛同人文)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伊莱克斯X芙洛  Cp伊莱克斯     

如火如荼

咸鱼攻心计:疯批神明追妻(伊莱克斯与芙洛同人文)

齿轮与绿芽

  木材综合加工厂的巨大轮廓,终于在黑瞎子岭边缘拔地而起。红砖厂房、高耸的烟囱(暂时还冒着试验性的白烟)、轰鸣的机器声,取代了昔日林海的寂静,成为靠山屯乃至整个松岭公社的新地标。

  空气中混合着新鲜木屑的清香、机油的味道和一股隐约的工业燥热。

  于洛的调令如期而至。她被任命为木材加工厂“生产技术科”的副科长,同时兼任厂“妇女工作委员会”的委员。

  这个任命很微妙:副科长是个管理岗位,但“生产技术科”在初创阶段,核心是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而“妇女委员”则要求她深入女工群体。这意味着她既要参与管理决策,又不能脱离一线劳动。

  陈斯也进了厂,身份是“技术顾问”,隶属生产技术科。这得益于王副主任的力荐和上次“向阳坡”报告的出色表现。

  虽然依旧顶着“历史问题”的帽子,但“顾问”这个称呼和相对独立的技术身份,给了他一个相对宽松的喘息空间。

  他不用像普通工人一样三班倒,主要负责设备调试、工艺改进和技术培训,工作地点多在车间或简陋的“技改组”办公室。

  于洛的工厂生活,就在这种“半管理、半劳力”的双重节奏中开始了。

  清晨:管理者的晨光

  天刚蒙蒙亮,于洛就醒了。她住在厂里分配的一间狭小的单身宿舍。洗漱完毕,换上洗得发白的工装,对着小镜子将乌黑的短发仔细别在耳后,镜中的眼神清醒而锐利。

  厂部小会议室。烟雾缭绕。于洛作为生产科副科长,列席每日的生产调度晨会。厂长(一位从县工业局调来的老干部)主持,各车间主任、班组长依次汇报前日产量、设备状况、遇到的问题。

  “……三号锯床昨天又卡顿了两次,耽误了俩小时!”

  “烘房温度还是不稳,出来的板材有翘曲!”

  “新招的这批临时工,手太生!废品率太高了!”

  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出来,气氛有些凝重。

  厂长皱着眉,看向于洛:“于副科长,你是管技术的,三号锯床和烘房的问题,你们技术科尽快拿出方案!还有新工培训,妇女工作也要跟上,不能光让男师傅带,效率低还容易出事!”

  “是,厂长。” 于洛声音沉稳,迅速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三号锯床的问题,陈顾问初步判断是进料导轨磨损和液压油杂质过多,今天上午我们会组织检修和换油。

  烘房温度控制,需要调整风道布局和加装温控反馈,方案陈顾问正在细化,下午能出图。新工培训…”

  她顿了顿,“我建议由我们妇女委员会牵头,组织有经验的女工师傅成立‘姐妹互助组’,利用午休和班后一小时,进行基础操作和安全规范培训,材料我来准备。”

  她的回答条理清晰,既有技术支撑(陈斯的判断),又有解决方案和责任人,还巧妙地将“妇女工作”与生产实际结合。厂长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好!就按你说的办!抓紧落实!”

  上午:车间的尘埃与汗水

  晨会结束,于洛没有回办公室。她戴上厚厚的帆布手套和安全帽,直奔最繁忙的制材车间。

  巨大的圆锯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锋利的锯齿旋转着,将粗大的原木切割成板材。木屑如同金色的雪片,在阳光穿透的车间里漫天飞舞,粘在头发上、钻进衣领里,空气呛人。

  “于科长!” 一个满身木屑、脸上沾着汗水和黑灰的年轻女工看到她,眼睛一亮,大声喊道。这是春杏,靠山屯出来的姑娘,现在是一号锯的操作工。

  “叫我于洛就行!” 于洛也提高了嗓门,盖过噪音,“怎么样?顺不顺手?”

  “还行!就是这木头节子多的地方,老卡锯!吓死个人!” 春杏抹了把汗,心有余悸。

  “卡锯?” 于洛凑近观察进料口,又看了看操作台,“进料速度控制稳一点,遇到大节疤提前减速…

  陈顾问上次培训讲的要点还记得吗?” 她一边说,一边自然地接过春杏递来的推杆,“来,我试试这段,你看我的节奏。”

  于洛不是做样子。她稳稳地控制着推杆,目光紧盯着原木的纹理和锯齿的咬合,动作流畅而富有经验(得益于仙力赋予的敏锐感知和协调性)。

  一段疙疙瘩瘩的原木在她手下平稳地通过锯片,只发出正常的切割声。

  “哇!于洛姐你真厉害!” 春杏佩服道。

  “熟能生巧!多练练就好!安全第一!” 于洛大声叮嘱,将推杆还给春杏。她在车间里穿梭,时而帮女工搭把手抬板子,时而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时而提醒安全事项。

  汗水很快浸湿了她的工装后背,木屑粘在汗湿的皮肤上,又痒又刺。但她的存在,让车间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女工们遇到问题也更愿意跟她反映。

  (仙力系统提示:持续感知群体性‘信任’与‘依赖’情绪(来源:车间女工)。能量稳定转化… 仙力恢复:+0.05%。宿主‘身体力行’模式增强信任锚点。)

  午后:纸笔间的蓝图与无声的协作

  午饭后短暂的休息时间。于洛没去食堂,匆匆啃了个自带的窝头,就钻进了“技改组”那间堆满图纸和零件的小办公室。

  陈斯正伏在一张巨大的图纸上,用游标卡尺测量着一个齿轮的草图,眉头紧锁。桌上摊着几本翻得卷边的俄文技术手册(他偷偷保存下来的)。

  “烘房风道图好了吗?” 于洛开门见山,给自己倒了杯白开水。

  陈斯头也没抬,将一张刚画好的草图推过来:“…改了。加导流板…这里…温度传感器位置…调整。” 他指了指图纸上几处关键的修改。

  于洛迅速浏览,结合她在车间感受到的实际问题,立刻明白了改进的妙处:“好!下午我就去找设备科协调材料!三号锯的液压油换了吗?”

  “…换了。但…滤芯…不行。杂质…太多。” 陈斯指了指桌上一个拆下来的、沾满金属碎屑的滤芯,“需要…更好的。或者…定期…清洗频率…加倍。” 他的声音低沉而疲惫,显然上午的检修耗费了大量精力。

  “滤芯我来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县里配件厂协调点好的。清洗频率我通知三车间。” 于洛快速记录,“新工培训的讲义我写好了,关于安全操作部分,你再帮我看看有没有技术性错误?” 她将几张写满字的稿纸递给陈斯。

  陈斯接过稿纸,快速扫了几眼,拿起铅笔,在几处标注了更专业和精确的术语,又补充了两个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点。

  两人之间没有多余的寒暄。图纸、零件、数据、问题,是他们交流的媒介。于洛负责对外协调、资源争取、方向把控;

  陈斯则负责技术核心、图纸细节、原理支撑。一个眼神,一个指向,甚至图纸上某个标记,彼此就能心领神会。这种建立在共同目标和专业互补基础上的默契,比任何言语都更牢固。

  (仙力系统提示:与核心目标人物‘深度协作’状态稳定。技术理念共鸣… 仙力恢复:+0.08%。当前仙力:2.43%。)

  傍晚:向阳坡的星火与工厂的灯火

  下班铃声响起,喧嚣的工厂渐渐安静下来。于洛没有立刻回宿舍。她换下沾满木屑的工装,洗了把脸,走向工厂北面那片被特意保留下来的“向阳坡”。

  陈斯已经在那里了。他蹲在一片刚开垦出来的小试验田边,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几株移栽过来的野生葛根幼苗的长势。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专注的侧脸上,与白天在车间里面对冰冷机器时的沉静截然不同,此刻的他,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期待。

  “怎么样?” 于洛走过去,轻声问。

  “…活了。” 陈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湿度…光照…还行。就是…肥力…要补。” 他指了指旁边一堆正在发酵的混合肥料(工厂木屑、食堂泔水、收集的草木灰等)。

  “肥好说。厂里木屑多得是,正好废物利用。” 于洛也蹲下身,看着那几株在工业区边缘顽强生长的小小绿芽,“它们很重要。不仅是药材,更是…一种证明。” 证明发展与保护可以共存,证明他们选择的道路是对的。

  陈斯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拂去一片葛根叶上的浮尘。两人沉默地看着这片小小的、孕育着希望的绿洲。远处,工厂的灯火次第亮起,机器的轰鸣彻底停歇,只有夜风穿过厂区铁架的低吟。

  于洛感受着识海中温润流转的2.43%仙力。这力量来源于车间里女工们的信任,来源于与陈斯无声却高效的协作,也来源于眼前这抹在工业洪流中倔强生长的绿色。

  她的身份复杂而沉重:是管理者,是劳动者,是技术推动者,也是生态守护者。

  但正是这种扎根于泥土(车间和向阳坡)、仰望星空(仙力使命)的双重生活,让她在机器的齿轮与山野的绿芽之间,找到了属于她的、坚实而充满希望的平衡点。

  工厂的灯火照亮了她的前路,而向阳坡的星火,则在她心中,永不熄灭。

上一章 烟火里的尘埃 咸鱼攻心计:疯批神明追妻(伊莱克斯与芙洛同人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