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与烟囱
夏末秋初,靠山屯的苞米棒子终于灌满了浆,虽然比往年晚了些,但沉甸甸的穗子在秋阳下泛着金黄,总算驱散了屯里人心头的阴霾。
于洛识海中的仙力也稳定在1.8%,温润流转,让她对周遭生机与能量的感知愈发敏锐。
就在这时,一股新的、带着铁与火气息的风潮,从县城方向席卷而来,吹进了靠山屯。
公社召开了紧急会议,王副主任亲自坐镇,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同志们!中央号召我们,‘抓革命,促生产’,更要‘大力开发资源,支援国家建设’!”
“咱们松岭公社,守着宝山不能空手!县里决定,要在我们公社范围内,选址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木材综合加工厂!这是光荣的政治任务!哪个大队支持力度大,贡献突出,哪个大队的社员,将来就有机会进厂当工人,吃商品粮!”
“工人!商品粮!”
这三个字像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在靠山屯乃至整个公社炸开了锅!祖祖辈辈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农民,谁不向往那每月固定工资、吃供应粮的工人老大哥生活?巨大的诱惑,点燃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靠山屯北面,就是连绵起伏、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黑瞎子岭。那里古木参天,资源丰富,一直是屯里人砍柴、打猎(偷偷的)、采山货的地方。
如今,这片沉寂的林海,瞬间成了炙手可热的“资源宝库”!
陈老五第一个跳了出来,兴奋得满脸放光:“王主任!我们靠山屯觉悟最高!黑瞎子岭就在我们地界上!我们大队全体社员,坚决拥护县里决定!保证完成任务!要多少木头,我们就砍多少!为建厂开路!”
队长虽然也心动,但看着墙上的地图,眉头微蹙:“黑瞎子岭…林子是密,可那地方…地势险,老林子深,野兽也多,砍伐运输怕是…”
“怕什么!” 陈老五一挥手,唾沫横飞,“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为了咱们屯的将来,这点苦算啥?我带头!组织突击队!明天就上山勘点!”
整个屯子都沸腾了。憧憬着工人生活的年轻后生们摩拳擦掌,妇女们也议论着厂子建好了能去干点啥零活。砍伐原始森林可能带来的后果?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这些概念,在巨大的现实诱惑和“支援国家建设”的政治正确面前,显得那么遥远和苍白。
于洛的心却沉了下去。她识海中那点温润的仙力,在黑瞎子岭方向传来的信息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古老、磅礴却又带着悲鸣的生命力。那不是普通的树林,那是…一方水土的根基!
就在陈老五组织人手,准备开拔进山的前两天,于洛以“考察山货资源,为妇女创收找路子”的名义,独自一人,悄悄深入了黑瞎子岭边缘。仙力微弱地指引着她,避开危险,朝着生机最浓郁的区域前行。
穿过一片茂密的椴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向阳的缓坡上,阳光透过高大的红松间隙洒落,形成一片奇妙的光斑地带。就在这片光斑下,于洛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景象!
那不是普通的灌木杂草。一片片低矮却生机勃勃的植株铺展开来,叶片肥厚,有的开着不起眼的小花,有的已经结出了成串的紫黑色浆果或饱满的豆荚。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药香和果香的奇异气息。更让她震惊的是,仙力感知告诉她,这些植株蕴含的能量,远超普通作物!
其中几种,甚至让她识海中沉寂的草木图谱微微发光——是早已在人间绝迹的灵植幼苗!虽然药性微弱,但它们的出现,证明这片土地拥有着极其珍贵的、未被认知的生态价值!
她还发现了几处天然的野生木耳和猴头菇生长点,品质极佳。尤其是一种叶片背面长着奇特银色绒毛的藤蔓植物(后来她才知道那是稀有的野生葛根),其块茎蕴含的巨大能量,让她心惊。
“这里…不能砍!” 一个念头在于洛心中无比清晰地升起。砍掉森林,不仅是毁掉这些可能惠及万民的野生资源库,更会破坏脆弱的生态平衡,引发难以预料的水土灾害!但“支援建厂”是政治任务,如何阻止?如何让大家看到眼前这片“青黄”之外,更长远、更珍贵的“金黄”?
她需要证据!需要有人和她一起看到!
回屯的路上,于洛径直去了队部。陈斯正被陈老五拉着,在粗糙的地图上规划进山伐木的路线和临时工棚的搭建点。
“陈顾问,跟我去趟黑瞎子岭!” 于洛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目光直接越过陈老五,锁定陈斯。
陈斯抬起头,对上她的视线。那眼神里有焦灼,有某种他无法理解的巨大决心。没有任何犹豫,他放下手中的炭笔:“好。”
“哎?你们干嘛去?伐木路线还没定好呢!” 陈老五不满地嚷嚷。
“考察点别的!为建厂做更全面的准备!” 于洛丢下一句,拉着陈斯就往外走。
两人一前一后,再次踏入黑瞎子岭边缘。这一次,于洛目标明确,直奔那片神奇的缓坡。
当陈斯看到那片奇特的、生机盎然的野生植物群落时,饶是他见多识广,也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于洛指着那些植株,压低声音,语气急促却清晰:“陈斯,你看!这不是普通的野草!你看这叶片脉络,看这花果形态!
我敢肯定,这里面有几种,是极其珍贵的药材!还有这些木耳、猴头,品质比人工培育的好太多!更别说这种藤…它的根,很可能是一种高产的淀粉和药用资源!”
她蹲下身,小心地挖出一小块那种带银毛藤蔓的根茎,露出里面雪白饱满的块根:“你看这!能量…不,淀粉含量一定极高!如果能驯化培育,其价值,可能远超砍掉这片林子换来的木头!”
陈斯接过那块根茎,入手沉甸甸的,断面渗出乳白色的汁液。他仔细端详着叶片的形态,又看了看周围独特的小环境(阳光、湿度、土壤),作为曾经的留洋生,他瞬间明白了于洛的激动。
这不是无稽之谈!这片看似原始的林子边缘,确实蕴藏着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宝藏!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远非一次性的木材砍伐可比!
“但是…建厂…” 陈斯眉头紧锁,现实的压力沉甸甸地压下来。他太清楚“政治任务”的分量了。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于洛目光灼灼,大脑飞速运转,“不能硬顶!得让上面看到,保护性开发这片林缘地带,发展特色种植和采集,同样能创造巨大价值,而且是可持续的价值!甚至…能成为工厂的原料补充!比如,高品质的木耳、药材,工厂难道不需要吗?”
她看向陈斯,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倚重:“我需要你的知识和报告!详细记录这里发现的物种,推测它们的价值,分析保护性开发的可行性!还有…估算一下,如果毁林,这片坡地的水土流失风险有多大?下游的农田会不会受影响?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前瞻性的规划报告!我去说服王副主任,争取一个缓冲期,一个试点!”
陈斯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缓坡,又看了看于洛眼中跳动的、几乎要燃烧起来的信念之火。他知道这很难,几乎是与整个狂热的浪潮对抗。但于洛救过他,给了他新生和证明价值的平台。此刻,她需要他的知识,他的笔,他的专业判断。
他深吸一口气,林间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涌入肺腑。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采集了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植株标本,用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开始快速勾勒形态,记录特征,测量环境数据。他的动作精准、专注,如同在进行一场关乎生死的科学考察。
“好。” 他一边记录,一边低声道,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给我两天时间。报告…我来写。” 这不是为了于洛个人,甚至不完全是为了报恩。这是他作为一个曾经的知识分子,对这片土地、对科学、对更长远发展所负的责任。他终于找到了比“赎罪”更高层次的价值认同。
接下来的两天,成了无声的战场。
屯子里,陈老五带领的伐木突击队已经开拔进山深处,震天的号子声和油锯的轰鸣开始撕裂林海的寂静,粗大的红松、水曲柳轰然倒下。
队部里,陈斯几乎不眠不休。油灯下,他伏案疾书,将采集的数据、拍摄的(于洛用仙力辅助,在识海成像再由陈斯描绘)植物图谱、水土流失模型推演、经济价值对比分析、保护性开发方案建议…
一一落于纸上。报告严谨、详实,充满了令人信服的专业力量。于洛则负责润色,将专业的术语转化为更易理解的表述,并着重强调“支援国家建设”的可持续性、“保护珍贵资源”的战略性以及“为工厂提供特色原料”的互补性。
于洛利用“技术顾问助理”的身份,频繁往返公社,巧妙地将陈斯报告的核心内容和几张最具说服力的手绘图谱,“不经意”地透露给王副主任身边的通讯员,并表达了靠山屯希望“更科学、更全面地支援建厂”的“高度热情”。
当陈老五带着第一批粗大原木凯旋般回到屯子,准备接受嘉奖时,王副主任的吉普车也再次驶入了靠山屯。
王副主任没有去看堆积如山的原木,而是直接召开了队委会。他手里拿着那份由陈斯主笔、于洛润色的厚厚报告,脸色凝重。
“靠山屯的同志们,积极性很高!伐木任务完成得很好!” 王副主任开场先肯定了陈老五,让后者脸上放光。但紧接着,他的话锋一转,“但是!搞建设,不能光靠一股子蛮劲!更要讲科学!讲长远!讲可持续发展!”
他扬了扬手中的报告:“这份报告,是于洛同志和陈斯同志,深入考察后提出的!很有见地!黑瞎子岭林缘地带,确实发现了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资源!盲目砍伐,是极大的浪费!更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下游农田!这是短视行为!”
王副主任的话如同冷水泼下,陈老五的笑容僵在脸上。
“县里领导看了这份报告,很重视!” 王副主任环视众人,“决定调整方案!黑瞎子岭的核心林区,按计划为建厂提供木材。但是,报告中提到的这片具有高价值的林缘缓坡地带——‘向阳坡’,必须划为保护区!作为公社发展特色药材、食用菌种植的试点!由靠山屯生产队负责管理和前期培育!陈斯同志,你是技术顾问,这块工作,你挑大梁!于洛同志,你负责组织协调和对外联络!能不能完成任务?”
峰回路转!
陈斯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的报告…被采纳了!他的知识,不仅保住了那片珍贵的土地,更为他和于洛,也为靠山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更有价值的发展路径!
“保证完成任务!” 于洛清脆的声音率先响起,带着无比的坚定和喜悦。
陈斯深吸一口气,迎着王副主任的目光,挺直了脊梁,用从未有过的清晰和洪亮的声音回答:“能!请组织…放心!”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低眉顺眼的“黑五类”,而是一个被组织委以重任的技术骨干!
散会后,陈老五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而于洛和陈斯并肩走出队部。
夕阳的余晖洒在屯子里,远处伐木的轰鸣声依旧隐约可闻,但近在咫尺的“向阳坡”,却保住了它原始的生机。
“报告写得很好。” 于洛看着陈斯,真心实意地说,“没有你的专业和坚持,那片坡地就没了。”
陈斯摇摇头,目光望向北面那片在暮色中轮廓模糊的山岭:“…是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价值。也是你…让我…有机会写下它。”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却带着力量,“…我们…是搭档。”
于洛微微一怔,随即笑了。搭档。这个词,比伙伴更正式,比同伴更沉重,承载着共同的理念、互补的能力和共担的责任。它精准地定义了他们之间复杂而牢固的关系。
“对,搭档。” 于洛点头,伸出手,“为了向阳坡,为了靠山屯的将来,合作愉快,陈顾问。”
陈斯看着于洛伸出的手,略微迟疑了一瞬,然后,坚定地伸出手,与她短暂而有力地一握。他的手粗糙、有力,带着泥土和墨水的气息。
(仙力系统提示:成功干预重大发展决策!保护原始生态节点!获得自然灵蕴反哺… 仙力恢复:+0.2%!目标人物‘核心价值’获得社会性确认,精神壁垒大幅削弱!关联仙力高效增幅:+0.3%!当前仙力:2.3%!)
仙力跃升至2.5%!识海中的火苗壮大了一倍不止,温暖而明亮。更重要的是,他们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不仅保住了希望的土地,更在更高层面确立了他们作为“搭档”的地位和价值。从解决屯里的技术难题,到影响公社乃至县里的发展决策
他们的合作之路,在轰鸣的油锯声与沉静的向阳坡之间,开辟出了一条更宽阔、也更光明的航道。工厂的烟囱终将竖起,但烟囱之下,向阳坡的种子,也已在他们的守护下,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