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顺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讶,随即变成认真的思索:
汪顺“您看到了?我以为已经调整到位了。”
杨师傅“水花不对。”
杨师傅简短地说。
杨师傅“这样会损失0.1秒。”
汪顺立刻坐直身体,神情变得专注而尊敬:
汪顺“您说得对,我回去看录像再调整。”
余昭愿看着两人之间流畅的技术交流,唇角微微上扬。她注意到杨师傅的眼神比平时明亮许多,像是沉睡已久的某部分突然苏醒。
聚餐进行到一半,服务员端上来一大盆西湖醋鱼。
众人纷纷动筷,谈笑声更加热烈。坐在余昭愿另一侧的一位助理教练突然转向她:
任何人“余小姐,听说你开花店?那肯定很懂花语了。汪顺这次破纪录的话,应该送他什么花?”
问题抛过来时,余昭愿的右耳正好被一阵爆笑声干扰。她只捕捉到几个零碎的词,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汪顺的筷子轻轻落在她面前的碟子里,是一块剔好刺的鱼肉。他头也不抬地接话:
汪顺“张教练问,破纪录送什么花合适。”
余昭愿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略作思考:
余昭愿“蓝色鸢尾吧,象征希望和信念。或者金色向日葵,代表坚持和荣耀。”
助理教练笑着调侃。
任何人“听见没汪顺?破不了纪录可没花收啊!”
众人哄笑起来。汪顺也不恼,反而认真地点头:
汪顺“那我得加练了。”
他的膝盖在桌下不经意地碰了碰余昭愿的,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余昭愿低头吃着他夹来的鱼肉,突然觉得,在这个嘈杂陌生的环境里,因为有他在身边,一切都变得清晰而安心。
聚餐结束后,汪顺坚持要送他们回去。夜色已深,杭州的街道上灯火阑珊。
小鹿走在最前面,兴奋地用手语向杨师傅描述今天的见闻;汪顺和余昭愿并肩走在后面,两人的影子在路灯下时而交叠,时而分开。
余昭愿“今天谢谢你。”
余昭愿突然说。
汪顺偏头看她:
汪顺“谢什么?”
余昭愿“所有。”
余昭愿“特别是…”
她指了指自己的右耳。
汪顺轻描淡写地打断她。
汪顺“那个啊,举手之劳。”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
汪顺“其实我查过资料,知道嘈杂环境对单侧听障人士很不友好。”
余昭愿脚步微微一顿。她没想到他会特意去了解这些。
余昭愿“你不用......”
汪顺“我想。”
汪顺直视前方,耳根在夜色中微微发红。
汪顺“我想让你知道,在我身边,你永远不需要担心听不清什么。”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桂花树的香气。余昭愿望着他紧绷的侧脸,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对汪顺而言,行动永远比言语更有力量。就像他在水中一样,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坚定,直指目标。
而她,似乎已经成为了那个目标。
余昭愿“汪顺。”
余昭愿轻声叫他的名字。
汪顺“嗯?”
余昭愿“青岛的比赛,我会去看的。”
路灯下,汪顺的眼睛亮得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