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翔集团总部35层,生日装饰点缀着往常严肃的会议室。颜晓薇站在蛋糕前,面对全公司高管的掌声,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三十二岁生日,按照惯例只是走个形式——切蛋糕,简短致辞,然后继续工作。
"颜总,许个愿吧。"市场总监笑着递上蛋糕刀。
颜晓薇礼貌地点头,闭上眼睛。愿望?她早已过了相信许愿的年纪。但此刻,她脑海中莫名浮现出王昶昨晚发来的消息:
「明天有惊喜给你,记得穿方便活动的衣服。」
她今天确实换下了惯常的西装套裙,改穿一件深蓝色针织衫和白色休闲裤。不是什么"方便活动"的装扮,但已经是她衣橱里最随性的选择了。
"颜总?"助理小林轻声提醒,"该切蛋糕了。"
颜晓薇睁开眼,正要下刀,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抱歉我迟到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让颜晓薇的手悬在半空。王昶穿着国家队训练服,头发乱糟糟的像是刚结束训练,怀里抱着一个长方形的黑色盒子。
全会议室的人都愣住了。王昶的出现显然不在日程表上。
"王选手?"颜晓薇皱眉,"你怎么..."
"生日快乐!"王昶大步走到她面前,将盒子递过来,"打开看看。"
盒子比想象中要沉。颜晓薇迟疑地解开丝带,掀开盒盖的瞬间,她的呼吸停滞了——
里面躺着一把略显陈旧的羽毛球拍,拍框上依稀可见"Yonex Carbonex 8000"的字样,线床已经松弛,握柄胶布泛黄,但保养得极好。
颜晓薇的手指颤抖着触碰拍面,仿佛那不是球拍,而是一件易碎的古董。她的嘴唇微微发抖,却说不出一个字。
"这是2009年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指定用拍。"王昶轻声解释,"你当时用的就是这款,记得吗?"
当然记得。颜晓薇的视线模糊了。这是她职业生涯第一把专业球拍,用省队选拔赛的奖金买的,陪伴她打了人生中第一场正式比赛。后来在一次搬家中遗失,成为她多年的遗憾。
"我托人找了两年。"王昶的声音继续传来,"最后在福建一个收藏家手里找到。他本来不肯卖,直到我告诉他这是要送给..."
颜晓薇突然翻过拍柄,在底部看到一行已经模糊但依然可辨的小字:
「给未来的奥运冠军——颜晓薇14岁」
那是她当年的教练亲手刻的。泪水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砸在拍框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会议室鸦雀无声。锐翔的高管们面面相觑——没人见过"商界铁娘子"颜晓薇落泪的样子。
"你..."颜晓薇试图说话,却哽咽得发不出声音。这把球拍承载了太多——十四岁的梦想,无数个训练到呕吐的清晨,右肩的伤痛,以及那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奥运冠军"。
王昶温柔地接过球拍,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崭新的手帕递给她:"还有第二个礼物。"
颜晓薇擦了擦眼泪,看到王昶又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晓薇青少年羽毛球基金'的策划书。用你的名义资助有潜力的孩子,特别是因伤退役的运动员子女。"
他翻开第一页,上面工整地写着基金宗旨:"让每一个梦想都有第二次机会"。
颜晓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上前一步,紧紧抱住了王昶,泪水浸湿了他的肩膀。王昶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慰一个受委屈的孩子。
"我...我去补个妆。"片刻后,颜晓薇勉强恢复冷静,匆匆离开会议室。
洗手间的镜子里,她看到自己通红的双眼和花掉的睫毛膏。冷水拍在脸上,却止不住内心的震荡。十二年过去了,她以为自己早已埋葬了那个梦想成为奥运冠军的少女。但王昶,这个闯入她生命的阳光大男孩,固执地挖出了那个被深埋的盒子,告诉她:你看,梦想还在,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
当她整理好情绪回到会议室时,发现员工们默契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只有王昶还站在原地,手里拿着那把球拍。
"你怎么找到的?"颜晓薇轻声问。
王昶笑了笑:"你大学室友的朋友圈。有张老照片拍到这把拍子,我放大看到了柄底的刻字。"他小心翼翼地抚过拍框,"我本来想重新穿线,但修复师说最好保持原貌。"
颜晓薇接过球拍,感受着熟悉的重量。那些本以为遗忘的感觉如潮水般涌回——第一次握拍时的兴奋,赢得比赛时的狂喜,肩伤发作时的绝望...
"谢谢。"她最终只说出这两个字,却包含了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