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王氏怀着沉重的心情,再次踏上了前往张家的道路,到时已是黄昏。
当她走到张家宅邸前时,那熟悉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切都与上次来时一模一样。只见张家的大门敞开着,门楣上高悬着大红灯笼,门前的石阶两侧摆放着鲜艳的花卉,整个府邸都被装点得喜气洋洋。
走进院子里,王氏看到张灯结彩的景象更加明显。红色的喜字贴满了每一扇窗户,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幸福与喜悦。红色的绸缎挂满了屋檐,微风吹过,绸缎随风飘动,宛如一片片红霞在空中飞舞。
处处都彰显着喜庆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意。
然而,与这一片喜庆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这座宅邸中的人。偌大的庭院里,只有寥寥几个下人在忙碌地清扫着,除此之外,竟然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人的身影。整个宅邸显得异常的安静和冷清,仿佛被时间遗忘了一般,透露出一股凄凉的气息。
王氏被张夫人身旁的丫鬟领进前厅,正前方大大的红色喜字显得格外刺眼,王氏走上前,向主座上的张夫妇问好后开始主持婚礼。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下人引领着一位身着华丽喜服的姑娘缓缓走来。那喜服鲜艳夺目,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仿佛是为了迎接这特殊的时刻而特意定制的。姑娘手中紧握着一把红色的扇子,将面庞遮掩得严严实实。
而在姑娘的身旁,立着一个纸扎的男人,他同样身着与新娘一套的喜服,虽然只是纸扎而成,但却栩栩如生,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纸扎男人的面容被精心描绘,嘴角还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与新娘相互映衬,除了空空的眼珠外宛如一对真正的新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新娘和纸扎男人之间,有一根细细的红线将他们紧紧相连。这根红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两人之间的缘分和羁绊。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王氏庄重的宣读誓词
纸人被下人扶着与姑娘一起跪拜,主座上的张夫人看着这一幕又拿着帕子开始小声啜泣,整个画面诡异极了。
“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
接着新人被带出前厅,去向宅邸外的众人,姑娘被送入轿子里坐好,纸人被放上用纸扎的马上。
王氏将提前准备好的老鼠头套分给一众伙夫们 ,就在王氏要戴上头套时,内心却涌出一股抗拒感,手开始颤抖险些将老鼠头套掉在地上,身上开始冒出冷汗,王氏感到奇怪,明明不是第一次却比第一次还要紧张。
张先生站在不远处,他的目光落在王氏身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他注意到王氏的神情有些异样,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安或者忧虑。
张先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王氏,你看起来有些不太对劲。”
王氏听到张先生的声音,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她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然后戴上了一个夸张的头套,仿佛想要掩盖住内心的真实情绪。
“哦,张先生,我没事的。”王氏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生硬,与她平常的语调不太一样。
张先生并没有被王氏的话所迷惑,他凝视着王氏的眼睛,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找到一些端倪。然而,王氏却巧妙地避开了他的目光,转身对身后的队伍喊道:“大家跟紧了,我们现在去黄儿的墓地。”
说完,王氏便迈步向前走去,她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似乎急于摆脱张先生的追问。张先生看着王氏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的疑虑愈发加深却还是没有再去追问。
只见一群人,每个人都头戴纸做的老鼠头套,仿佛一群老鼠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典。他们身着鲜艳的红色喜服,喜气洋洋,与周围昏暗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在最前面的人,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篮子,篮子里装满了黄色的纸钱。他不时地将纸钱抓起,用力地抛向天空,让它们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这些纸钱在空中飞舞,与唢呐锣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热烈的氛围。
唢呐锣鼓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鼓手们用力地敲击着鼓面,节奏明快而有力,锣手们则用铜锣发出清脆的响声,与鼓声相互呼应。唢呐手们吹奏出欢快的曲调,那尖锐而嘹亮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天色黑下来,队伍却没有停止依旧敲锣打鼓的向目的地走去。
四周寂静无声锣鼓的响声和一众鲜红的队伍在夜色下前行,画面诡异又凄凉。
借着月色队伍终于来到了黄儿的墓前,墓碑空白一片,墓碑后挖开了一个三米多的深坑,坑内放着黄儿的尸体,尸体比王氏之前见到的更加腐败,腐肉基本被蛆虫啃食殆尽,露出森森白骨。
接着新娘从轿子内走出,一个头戴白鼠头套的人端着两杯酒走向新娘旁,新娘接过一杯酒喝下,接着在空白墓碑前将另一杯酒倒下,算是喝了交杯酒。
白鼠下人又搬来一把梯子,延着深坑放下,新娘顺着梯子来到深坑中,躺在尸体旁,与此同时王氏命令人将纸人点燃。
随着下人的动作,一锹锹的黄土被铲起,然后缓缓地覆盖在那对新人身上。每一次的落下,都像是时间的流逝,将他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一点点地斩断。
黄土不断堆积,渐渐地将那对新人完全掩埋。深坑逐渐被填平,最终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土坡,仿佛是大地为他们筑起的一座小小的坟墓。
在这个寂静的场景中,只有铁锹与黄土的摩擦声,以及偶尔传来的风声,仿佛是大自然对这对新人的默哀。
最后,当深坑被土填满,露出一个小土坡时,空白的墓碑上被人刻上了几个字:“张家养子夫妻合墓”。这几个字简单而又庄重,它们代表着这对新人的身份和他们最终的归宿。
夜晚的凉风如同一股清泉,穿过我的身体,将我从昏沉中唤醒。我领着一众队伍,缓缓地走回张家。张家的大门敞开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归来。
进入张家后,主人家果然如约地给了我三十两银子。但我并没有过多的喜悦。我只是默默地接过银子,心中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张先生客气地邀请我留下来休息一晚,明天再派人送我去偏院。然而,我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我知道,我不能在这里多做停留,时间对于我来说非常宝贵。
我将三十两银子分成了若干份,分别交给了那些一同前来的伙夫们。他们接过银子,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些银子虽然不多,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收入。
随后,我转身对张先生说道:“请立刻为我准备一辆马车,送我去偏院。”张先生显然有些惊讶,他看着我,还想再挽留一下
我知道张先生心中的顾虑,然而,我心意已决,无论如何都要立刻前往偏院。我对张先生说:“不必担心,我有自己的安排。请尽快为我备车吧。”
张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尽管他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吩咐人去准备马车和马夫。
不一会儿,马车就准备好了。我登上马车,向张先生道谢后,马车便缓缓地驶出了张家,张先生站在门口,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