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缠丝局
本书标签: 古代  剧情文  大女主     

【缠丝局 第七章】 顾时砚的约谈

缠丝局

她写完那句“动第二条线”,手里笔未收,墨尖在纸上停了一息。

人事线。

她是说出口了,可心里清楚,比起账目上黑白分明的银两,人心这桩东西,才是沈家最难的一笔。

这些年她虽记账、观局,但并未真正握权——这宅子里上下百余人,从账房到膳房,从堂前到后院,她并未熟知每一张脸。

她知道人心能歪,却不知谁会歪得恰好,歪得致命。

她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将晚,风里有潮。

就在这时,一张素白请帖从堂口送来,随风轻摆。

她打开请帖,看见那行字:

“关于联姻一事,我不信媒人之口,也不信纸上字句,倒要听你怎么说。

——顾时砚”

落款轻浮,墨色未干,却压得纸心微陷,像是写字的人有意用力,但语气却不重。

昭晚看了一眼,将请帖放回案上。

屋外风小了,雨气已褪,宅子东廊的灯被点起三盏。

她站起身,对身旁的绣娘淡声说:“替我挑一件素蓝色的外褂。”

“小姐要出门?”

“赴一场局。”

外滩对岸,灯未全亮。

她抵达时,西洋会客间的墙灯亮着一盏,昏黄如旧铜。那座屋子原是德国人留下的旧洋楼,早年做过烟商行,此后转手无数,如今临江,却只一间长窗开着。

顾时砚坐在窗边的红皮沙发上,身着便装军服,军帽搁在桌角,一手搭在椅背上,手指轻敲着木椅扶手。

他听见脚步声,却未起身,只偏头笑了一下。

“沈家千金来了,我还以为你不会应这请帖。”

“若这请帖是媒人送来的,我确实不会。”昭晚在对面坐下,动作不紧不慢,“但您亲笔落字,我倒想听听,顾世子想从这场婚事里听出什么来?”

顾时砚未答,反而抽出桌上一张纸,递过来。

“这是沈家的船务记录,三年前的旧账。你若看得懂,就明白这桩婚事,对你我而言,不是姓氏对错的问题,是谁还欠谁的局。”

昭晚接过,看了一眼。

那是她祖父与军方早年合作的一张货单,清清楚楚写着“替江防某地隐运布匹四百箱”,批注为“友方义赠”。下方落款两字,是她祖父的名字。

“这不是债。”她语气平静,“是情。你若拿情来做筹码,我沈昭晚不收。”

顾时砚挑眉,却未争辩,只慢慢靠近一些,语气如风过水。

“那你打算拿什么来换?”

她望向他,目光微凉。

“联姻,是我沈家为保家业的退路;你顾家,是在等我出招。”她顿了顿,“但你要真懂我,就该知道——我出招,不是为了嫁。”

他听完,笑了,笑意未及眼底。

“你果然比我想的有趣。”

窗外江水拍岸,旧灯轻晃。

顾时砚忽而道:“那日你在码头站了多久?走的时候还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不像是看船,更像是在数风。”

昭晚一怔。

“你在监我?”

“你自己查账,查得动静不小。”他语气淡然,仿佛只在说一场路人斗牌,“我总得知道,这沈家的继承人,是不是真的能保住自己那半副牌面。”

“你早在盯我。”她语气冷了一分。

顾时砚没有否认,只慢慢从口袋里抽出一枚黄铜扣。

“厚德斋里那位账房,姓李,家中有债。你若想查‘人事线’,不如从他那儿开口。”

昭晚盯着那枚扣子,神情不动。

“你到底是在联姻,还是在下套?”

顾时砚笑了:“我没下套,我只是——等你开局。”

这一场会面,说的是婚姻,谈的是权衡,藏的是博弈。

昭晚离开前,未回头。

她走到门口时,正值夜风拂江。她在门框间顿了顿,忽然转身,最后看了顾时砚一眼。

那人倚在红沙发中,面目藏在半盏灯后,只有眉骨之下一截眼光清晰。那眼神不锐,却锋——若说沈昭晚像不肯出鞘的刀,那他就像刀还未出鞘,但鞘已自带锋口。

她忽然意识到,他这一整夜说得最少的一句话,是最重的一句:

“我只是——等你开局。”

像疯子在等风,像天才在等人走进他的博弈之城。

她转身离开时,耳边余音犹在。

顾时砚在她背后轻轻说了一句,像是在夜里点了一盏火。

“这场婚,不急嫁,也不急退。你若真想赢,记得走下一步。”

上一章 【缠丝局 第六章】 行动 缠丝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缠丝局 第八章】 人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