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永闯诗集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如梦令·别绪》

永闯诗集

犹记初逢春暮,花满长街香路。谈笑共诗书,月下砚池同度。停驻,停驻,怎奈此程分赴。

折柳长亭风骤,泪染罗襟湿透。望断远行舟,烟水茫茫独守。知否,知否?应是念思依旧。

作者:永闯

《如梦令·别绪》译析

一、原文翻译

仍然清晰地记得,我们初次相逢是在暮春时节。那时,繁花铺满长长的街道,整条路上都弥漫着醉人的花香。我们一起谈笑风生,共同沉浸在诗书的世界里,在皎洁的月光下,相伴于砚池之畔,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多想时光能够停留在那一刻啊,然而,无奈我们终究要踏上不同的旅程,各自奔赴远方。

在长亭送别时,狂风猛烈地吹着,我折断柳枝赠别,泪水浸湿了衣襟。目送着载你远行的船只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我独自守望着茫茫烟水。你可知道,你可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始终未曾改变,一直萦绕在心头。

二、赏析

(一)今昔交织,勾勒情感变迁脉络

《如梦令·别绪》以“别绪”为题,奠定了全词伤离别、诉思念的情感基调。词人巧妙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将初逢时的美好与离别时的伤感交织呈现,生动勾勒出情感从欢愉到哀伤的变迁脉络,深刻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长久的思念之情。

上阕追忆往昔初逢与相处的美好时光。“犹记初逢春暮,花满长街香路”,开篇便以深情的回忆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春暮”点明时节,暮春繁花似锦,“花满长街香路”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展现出一幅绚烂而芬芳的画面,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为两人的相遇增添了浪漫色彩 。

“谈笑共诗书,月下砚池同度”进一步描绘相处情景。“谈笑”展现出两人交流时的融洽与愉悦,“共诗书”体现出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精神追求,“月下砚池同度”则以极具画面感的场景,描绘出在月光下,二人相伴于砚池边读书、书写的画面,静谧而美好,凸显出彼此深厚的情谊。“停驻,停驻”以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出词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留恋,渴望时光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一刻,然而“怎奈此程分赴”笔锋一转,无奈地道出分别的现实,为下阕的离别场景做铺垫 。

下阕回到现实,描写离别时的场景与别后的思念。“折柳长亭风骤,泪染罗襟湿透”,“折柳”是古代送别的经典意象,象征着惜别之情,“长亭”则是传统的送别之地,二者结合强化了离别的氛围;“风骤”不仅描绘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更烘托出内心的凌乱与悲伤;“泪染罗襟湿透”则直白地展现出离别时的悲痛,泪水打湿衣襟,可见不舍之情之深 。

“望断远行舟,烟水茫茫独守”,通过“望断”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目送船只远行,直至消失在视野尽头的执着与不舍,“烟水茫茫”描绘出水面的辽阔与迷茫,既写实景,又暗喻未来的未知与孤独,“独守”则凸显出别后的孤寂。“知否,知否?应是念思依旧”以反复的询问与肯定,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出对对方的思念始终未曾改变,将情感推向高潮 。

(二)意象叠加,营造细腻情感意境

词人精心选取一系列意象,通过意象的叠加与组合,营造出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情感意境。在回忆往昔的部分,“春暮”“花”“长街”“香路”“月”“砚池”等意象,共同构建出温馨、浪漫、充满诗意的氛围。“春暮”与“花”展现出生命的绚烂与美好,“长街”“香路”拓展了空间感,“月”增添了静谧与浪漫的色彩,“砚池”则与文化、雅趣相关,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两人相遇、相处时的美好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纯真而美好的情谊 。

在描写离别与思念的部分,“折柳”“长亭”“风骤”“泪”“罗襟”“远行舟”“烟水茫茫”等意象,营造出凄凉、哀伤、孤独的氛围。“折柳”“长亭”作为传统送别意象,自带离愁别绪;“风骤”强化了悲伤的情绪;“泪”“罗襟”直接展现出离别的痛苦;“远行舟”象征着分离与远去;“烟水茫茫”则烘托出迷茫与孤独的心境,这些意象层层叠加,将离别的不舍与别后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三)情感递进,诉说离别相思之苦

全词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细腻地诉说了从回忆美好到面对离别,再到别后思念的复杂情感。上阕从回忆初逢与相处的美好开始,“犹记初逢春暮”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引入温馨的情境,随着对共同读书、月下相伴等场景的描写,情感逐渐升温,展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

“停驻,停驻”的反复咏叹,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推向一个小高潮,紧接着“怎奈此程分赴”则将情感急转直下,引出离别的现实,为下阕的情感抒发做好铺垫 。

下阕聚焦于离别场景与别后思念。“折柳长亭风骤,泪染罗襟湿透”,通过描写离别时的动作、环境与状态,将离别的悲伤情绪充分展现出来;“望断远行舟,烟水茫茫独守”进一步深化孤独与不舍之情,目送船只远去,独自面对茫茫烟水,情感愈发深沉 。

最后“知否,知否?应是念思依旧”,以强烈的语气直抒胸臆,表达出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思念始终如一,将情感推向最高峰,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人对对方真挚而持久的思念 。

(四)艺术特色,尽显小令独特魅力

1. 语言清新自然:这首《如梦令》语言清新质朴,通俗易懂,却又极具表现力。词人以简洁的文字,如“花满长街香路”“谈笑共诗书”等,生动地描绘出场景与情感,不事雕琢,却能将美好的回忆与悲伤的离别展现得淋漓尽致,符合小令简洁明快的特点,同时又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

2. 韵律和谐流畅:从韵律角度看,《如梦令》词牌格律相对自由,但仍讲究韵律和谐。本词押韵自然,读来朗朗上口。上阕与下阕内部节奏明快,如“谈笑共诗书,月下砚池同度。停驻,停驻”,短句与长句交错,节奏富有变化,配合情感的表达,使韵律与情感相得益彰 。

3. 叠字与反复手法巧妙:词中“停驻,停驻”“知否,知否”运用叠字与反复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停驻,停驻”通过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知否,知否”以询问的语气反复强调,突出了思念之情的浓烈,使情感更加真挚动人,同时也增添了词作的节奏感与音乐美 。

(五)现实意义,引发情感共鸣与思索

《如梦令·别绪》所表达的离别与思念之情,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因求学、工作等原因而频繁分离,与亲朋好友分别时的不舍与别后的思念,与词中所描绘的情感高度契合 。

词中对美好过往的回忆,也能唤起人们对曾经美好时光的眷恋。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与珍贵的情谊,而这首词提醒我们要珍惜与他人相处的时光,珍视那些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 。

此外,词中所展现的离别后的孤独与坚守思念,也给予人们面对分离时的勇气与力量。它让我们明白,即使与重要的人分离,那份情感依然可以在心中长久留存,激励着我们在分别的日子里,坚守内心的情感,勇敢地面对生活 。

《如梦令·别绪》以其今昔交织的叙事方式、丰富的意象营造、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深刻的现实意义,成为一首极具感染力与艺术价值的小令。它如同一首深情的离歌,在岁月中传唱,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关于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展现出古典诗词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

上一章 《江城子·夜思》 永闯诗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菩萨蛮·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