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灼灼·部落联盟的丰收烟火。
北域的天空,澄澈如一块被反复擦洗的蓝宝石,高远得仿佛能容纳世间所有的希望。
金灿灿的秋阳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将连绵起伏的山丘、开阔肥沃的河谷,尽数染成一片浩瀚而温暖的金色海洋。
空气里蒸腾着干燥泥土的芬芳、成熟谷物被阳光烘烤出的焦香、以及各种野果沉甸甸压弯枝头时散发出的、近乎醉人的甜腻气息。
这是北地最慷慨的季节,也是部落联盟成立后,迎来的第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考——秋收。
“快!这边这片黍子熟得透透的了,穗头沉得都快垂到地上了!
再不动手,熟过了头,穗子一炸开,金粒子可就要喂地鼠了!”
鹿族长老鹿角爷爷拄着那根磨得油亮的藤木杖,声音洪亮如钟,激动地挥舞着仅剩的一条好手臂指挥着。
布满沟壑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红光,浑浊的眼睛里映着无边无际的金黄,那是历经苦难后终于触摸到希望的满足。
这是联盟的第一次集体秋收,是检验“集中力量”能否“吃饱肚子”的关键时刻。
溪水旁新开辟出的、足有数个部落聚居地大小的联盟公共晒场上,人声鼎沸,喧嚣直冲云霄,像一个被投入了万只蜜蜂的巨大蜂巢。
不同部落的兽人们汇聚于此,按照苏晚晚早先精心规划的网格区域和明确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构成了一副充满原始力量与协作生机的丰收图景。
狼族、熊族的战士们大多赤裸着古铜色的精壮上身,汗水如同小溪般沿着贲张的肌肉线条滚落,在灼热的阳光下折射出油亮的光泽。
他们挥舞着冶炼坊第一批量产、打磨得寒光闪闪的青铜镰刀,动作整齐而迅猛,成片成片饱满低垂的黍、粟在锋刃下整齐倒下,发出“唰唰”的悦耳声响。
张真源偶尔会化身半熊形态,巨大的熊掌轻松抱起堆积如小山的捆扎谷物,每一步踏在土地上,都带起沉闷的回响,引得附近工作的其他部落战士纷纷侧目,眼神中混合着敬畏与羡慕。
马嘉祺则如同屹立在风暴中心的灯塔,身形挺拔,冷静地调度着人流与物流,确保收割、捆扎、运输的环节无缝衔接,避免宝贵的谷物在混乱中遗落或损坏。
他的指令简洁清晰,一个手势,一声低喝,便能让人迅速领会。
严浩翔并未化身,但身影鬼魅般在晒场边缘和外围警戒线移动,冰蓝的瞳孔锐利如鹰隼,扫过远处密林、山丘的每一处阴影——秋收的丰饶,同样是蛇族眼中最诱人的肥肉。
苏晚晚坐在晒场旁临时搭建、覆盖着宽大叶片的凉棚下,浑圆的孕肚让她无法亲力亲为,但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定海神针。
她身边围绕着几名从各部落精心挑选出的、心思缜密且识得几种草药或擅长记事的雌性学徒(鹿族沉稳的阿叶、兔族心灵手巧的素素、狼族记忆力超群的兰)。
她们的任务繁重而关键:接收各小队运来的谷物、进行初步的品相分类(饱满度、湿度)、指挥翻晒、记录数量。
她们手中的小木片和烧黑的细炭条,正笨拙而认真地模仿着苏晚晚教导的简易象形符号和数字。
“阿叶,记录:狼族第三狩猎队转运输分队,运抵黍捆——‘三’(画三道竖杠)‘饱满’(画一个圆鼓鼓的谷穗符号)。”
苏晚晚指着刚刚由两名狼族战士卸下的一堆颗粒尤其饱满的黍捆,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
阿叶紧张地用指尖捏着炭条,全神贯注地在属于狼族区域的小木片上刻画着,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是,雌主!‘三’‘饱满’……黍!”
她努力将那代表饱满谷穗的符号画得圆润。
旁边的素素则飞快地在另一块木片上画着代表“鹿族上交坚果、五筐”的符号(一个鹿头简画+五个小圆圈+一个筐的轮廓)。
凉棚下充满了炭条划过木片的沙沙声和低声的确认交流。
树荫下,部落里年长的老者们围坐在一起,戴着老花石片(苏晚晚指导磨制的原始放大镜),用骨针或更细的石针,像绣花般仔细地剔除着摊开在兽皮上的谷物中混入的细小草籽、砂砾或虫蛀粒。
他们的动作缓慢却带着岁月沉淀的耐心。而半大的幼崽们则像一群精力无穷的小兽,在金色的谷浪间奔跑嬉闹,肩负着重要的“驱鸟”和“翻晒”任务。
小狼崽们追逐着企图偷食的鸟雀,发出稚嫩的威胁低吼;
小鹿人则细心地用灵巧的蹄子,将晾晒的谷物轻轻扒开,确保每一粒都能均匀地享受阳光的烘烤;
几个熊崽力气大些,负责推动简易的木耙,翻动大片的谷粒。
场面虽偶有推搡笑闹,却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与对部落未来的参与感。
基于各部落特长和领地特点的清晰分工,在此刻展现出巨大优势。
狼族负责靠近水源、土地最肥沃的“河谷区”耕种,黍粟产量最高;
鹿族凭借对植物的天然亲和力,负责管理“向阳坡药田”和采集山野间的珍贵坚果、浆果;
兔族则发挥编织天赋,在丰茂的“草甸区”大量收割韧性极佳的牧草,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储备编织草席、草绳、筐篓的原材料。
每个部落的收获,除了预留一部分作为本部落的日常消耗和必要储备,大部分需按照联盟共同制定的比例,上交到由各部落代表共同监管的“公共仓廪”。
这些集中起来的宝贵资源,将由联盟统一调配,用于应对漫长严寒的冬季、可能爆发的冲突、以及扶持更弱小的附属部落。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联盟模式,在眼前这热火朝天、硕果累累的秋收场景映衬下,其优越性和必要性深入人心,让更多原本心存疑虑的小部落坚定了归附之心。
“雌主,您快尝尝这个!”
贺峻霖像一阵带着果香的风,兴冲冲地跑到凉棚下。
他手里捧着一大把紫得发黑、圆润饱满、表皮还带着一层天然白霜的浆果,眼睛亮得如同星辰,白皙的脸颊因为奔跑和兴奋染上两团红晕。
“鹿族在西南边那个最陡的向阳坡上发现的!叫‘蜜珠儿’,我偷偷尝了一颗,甜!
甜到心坎里去了!
阿霞姨她们验过了,没毒!
您怀着崽崽辛苦,这个最解渴生津了!”
他小心翼翼地避开苏晚晚高耸的怀孕地方,将还带着山林清气的浆果轻轻放在她手边一个干净的陶盘里。
苏晚晚含笑拿起一颗,指尖立刻沾染上一点深紫色的、带着凉意的果汁。
她轻轻咬破薄薄的果皮,刹那间,浓郁得化不开的果香和一股清冽甘甜的汁液瞬间充盈了整个口腔,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一股清泉涤荡了秋燥和疲惫。
“嗯,真的很甜。小贺有心了。”
她笑着点头,看到贺峻霖因为一句简单的肯定而瞬间绽放出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心底也涌起暖意。
这个心思纯净、对美好事物充满热情的少年,是几个兽夫中最能带来轻松和欢愉的存在。
凉棚的阴影边缘,严浩翔如同沉默的雕塑般伫立。
他冰蓝的眼眸扫过贺峻霖捧着果盘时雀跃的神情,又落到苏晚晚沾着紫色果汁、更显莹白的指尖上,眼神几不可察地暗沉了一瞬,握着青铜箭头的手指微微收紧。
那冰冷的、带着杀伐气息的金属棱角,与他此刻心中翻涌的、连自己都难以名状的晦暗情绪,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他不动声色地将目光移向远方喧嚣的晒场,仿佛那里有无穷的威胁需要他警惕。
当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巨大的晒场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收获的谷物被妥善地堆放在防雨的草棚下,等待明日继续翻晒。
联盟中心最大的石屋内,鱼油灯被一盏盏点燃,昏黄却足够温暖的光线驱散了角落的黑暗。
屋内聚集了十几人,他们是各部落推选出的、公认“脑子活络”的代表,有眼神锐利的年轻猎人,有心思细腻的雌性采集者,也有像阿叶、素素这样已经接触过符号记录的学徒。
丁程鑫抱着手臂,看似慵懒地倚靠在厚重的石门框上,金棕色的眼眸在灯影下闪烁着微光,目光焦点始终落在石板前的那个身影上。
苏晚晚站在一块新打磨好的、足有半人高的平整石板前,手中捏着一根烧得漆黑的木炭条。
石板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画,而是出现了一些更抽象的符号:
一个简化的圆圈中带着点(代表“日”)、一个弯钩(代表“月”)、一条波浪线加个点(“鱼”)、一个斧刃的侧面轮廓(“斧”)、一个饱满下垂的谷穗(“谷”),以及旁边一排代表数字一到十的符号(“一”是一横,“二”是两横,“五”是个叉,“十”是两横交叉)。
“今天,我们学‘算’。”
苏晚晚的声音不高,却在安静的屋内清晰地传递到每个人耳中。
她指着墙角堆放的几堆明显大小不一的燧石。
“比如,我们有三堆石头。这一堆,”
她指向最小的,用炭条在旁边画了两横。
“有‘这么多’(代表数量二)。这一堆,”
指向中等大小的,又画了三横。
“比它多‘这么多’(数量三)。那么,最大的一堆,”
她将代表最小和中等两堆的符号用炭条圈起来,在旁边画了五横。
“就是前面这两堆合起来的‘这么多’(数量五)。”
她顿了顿,看到下方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也有人眉头紧锁仍在努力理解。
“‘加’,就是把东西合在一起,变得更多。”
她炭条一挥,在数字符号之间画下一个简洁的“+”号。“‘减’,就是从一堆里拿走一部分,剩下的变少。”
她又画下“-”号。
“‘这么多’加‘这么多’,等于‘这么多’。”
她在石板上写下清晰的“2 + 3 = 5”。
“天哪!这样记下来,过多久都不会忘!”
兔族的素素忍不住捂嘴惊呼,眼睛紧紧盯着那神奇的符号组合,仿佛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
“雌主,那……那我们出去打猎,十个人,”
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狼族年轻战士比划着。
“分成两队探路,一队……嗯,‘这么多’(他伸出四个手指),另一队就是剩下的……就是‘十’减掉‘四’,等于‘六’?”
他努力地将生活经验套用到这些符号上。
“没错!这就是‘减’法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