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推演数据在时晚意识中缓缓散去,留下的是更加清晰的路径与亟待填补的沟壑。68%的成功率,对寰宇国际的“巅峰计划”而言,是机遇亦是警钟。她冰蓝色的眼眸扫过书桌上那幅《溪山行旅图》的暗沉木盒,其上的“未解封”字样仿佛带着某种沉甸甸的引力,暂时压下探究的念头。当前的重心,是那冰冷的进阶任务蓝图。
林深的效率从未让人失望。三天后,一份名为“雏鹰计划”的厚厚文件夹便出现在时晚的加密邮箱。方案极其详尽:
选址:远离寰宇和天璟苑核心区,位于城市新兴科技园边缘的一栋独立安保级别极高的五层建筑,已通过壳公司完成初步收购洽谈。环境私密,设施先进,具备完善的隔离与安全监控系统。
架构: 独立于现有所有产业,直接向时晚汇报。下设潜力评估部(心理、能力测评)、情报背景部(由林深团队支持)、专项培养部(定向技能提升)、人才储备库(动态数据库)。
评估模型: 借鉴国际顶尖猎头和特殊机构模式,结合“财富权柄系统”可能提供的洞察(林深虽不知系统存在,但其方案设计巧妙地为“特殊评估手段”预留了接口),核心指标包括:天赋潜力、专业适配度、抗压韧性、价值观契合度(尤其对时晚理念的认同)、以及一个模糊但关键的“忠诚因子”评估(涉及心理测试与过往行为深度分析)。
初期人才库构建:三条线并行:1. 顶尖高校(尤其金融、管理、科技专业)特定院系的“优才计划”,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奖学金和未来就业通道;2. 针对性行业挖角(医疗、教育、科技领域的潜力中层或技术骨干);3. 现有体系内“沉睡者”选拔(通过全新评估模型筛选内部未被发掘的精英)。林深已初步筛选出第一批目标名单。
“预算无上限,效率优先。一周内完成选址签约和核心团队骨架搭建,评估模型第一版下月初上线试运行。”林深在汇报结尾补充道。时晚指尖划过屏幕上“忠诚因子评估”的字样,冰眸微动。这个林深,直觉敏锐得可怕。她批复:“执行。评估模型需加入‘极端压力情境模拟’模块,雏鹰计划成员需签署最高级别保密协议。”
同时,关于新领域拓展的初步筛选报告也送达。
高端医疗:头部标的包括一家专注于高端肿瘤精准治疗和康复的私立医院(技术壁垒高,盈利稳定但扩张慢),以及一家新兴的、整合尖端AI诊断和全球名医资源的健康管理集团(概念新,估值偏高,盈利模式待验证)。
精品教育:K12国际学校市场饱和且政策风险高。报告重点推荐了高端职业教育——尤其是针对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应用、奢侈品管理、顶级管家/私人服务等新兴且高净值人群需求旺盛的领域。杜文轩所在的大学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一家专注于为顶级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输送定制化人才的“菁英工坊”进入视野(规模小,但课程独特,师资深厚)。
前沿科技: 生物医药风险过高,周期过长。新能源材料竞争白热化。报告着重圈定了人工智能在服务业(如寰宇、岁时记升级)和高端地产(如天璟苑智慧化、未来社区)的应用领域。一家拥有独特计算机视觉和情感分析算法、专注于提升高端场所客户体验的初创公司“灵犀科技”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技术领先,但商业化落地困难,现金流紧张)。
报告末尾附上了林深对这三家重点标的的“初步财务透视”(基于公开信息和有限渠道):
菁英工坊(教育): 估值约1.2亿。年营收稳定在3000万左右,利润率约25%。无明显重大债务。核心资产是其独特的课程体系和与顶尖企业的定向输送协议。创始人背景干净,学术派,扩张意愿不强。
灵犀科技(AI): 估值波动大(A轮后约5亿)。年营收不足1000万,研发投入巨大,现金流为负。核心专利技术价值高,但市场认可度低。创始团队技术极强,但缺乏商业运营经验。存在B轮融资迫切需求。
康和源医疗集团(高端医疗):非上市公司,估值基于同业估算约8-10亿。盈利能力强(年净利润过亿),现金流充沛。但股权结构复杂,主要掌握在几个医疗世家手中,收购难度极大。且其技术壁垒在于几位核心专家,绑定风险高。
时晚的目光在“灵犀科技”和“菁英工坊”之间徘徊。协同效应?灵犀的AI技术若能融入寰宇的“传奇服务”或岁时记的沉浸式体验,潜力巨大,但风险同样巨大,且需要持续输血。菁英工坊则能快速补充“人才枢纽”计划,直接为寰宇、岁时记甚至未来的新产业输送定制化高端人才,盈利稳定,与杜文轩的资源也能联动,见效更快。
她需要更精准的“财富透视”。目标锁定:菁英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