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十分,沈竹茵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公式。阳光透过玻璃窗,将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淡金色。
“沈竹茵,这么早?”
班主任李老师的声音让沈竹茵抬起头。站在李老师身后的纪迟单手插兜,校服领口敞开,书包松松垮垮地挂在右肩,琥珀色的眼睛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透亮。
“李老师早。”沈竹茵合上笔记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
“正好,有件事要拜托你。”李老师推了推眼镜,“纪迟刚转学过来,希望你能帮他尽快适应学校。”
钢笔在沈竹茵指间转了个圈。她看向纪迟,对方正用钢笔在指尖转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和她刚才的动作一模一样。
“我的学生会工作...”
“就这么定了。”李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教室门关上的瞬间,纪迟突然开口:“你每天几点到校?”
“六点四十。”沈竹茵下意识回答。
“真可怕。”纪迟歪头看她,“你眼睛里有血丝。”
沈竹茵猛地合上笔帽:“这是学习态度问题。”
她从书包里取出文件夹:“这是我整理的校规和课程表...”
纪迟接过文件夹随手翻动,一张照片从中滑落——十岁的小竹茵站在钢琴旁,身旁是穿着白大褂的母亲。
“还给我!”沈竹茵伸手去抢。
纪迟却已经将照片放回文件夹:“你弹钢琴?”
“以前学过。”沈竹茵将文件夹塞进抽屉,“现在没时间了。”
“真可惜。”纪迟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午休时,沈竹茵在学生会处理完文件,发现已经过了饭点。食堂应该没剩什么了,她想着,走向小卖部。
路过音乐教室时,一段钢琴声让她停住脚步。不是练习曲,而是自由流淌的旋律,像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门虚掩着。沈竹茵看见纪迟坐在钢琴前,背脊挺直,手指在琴键上起舞。阳光穿过他的发梢,在眼睫下投出细碎的阴影。
“夜风穿过空荡的房间,
星星沉在琴键背面...”
他的嗓音低沉温柔,与平日的懒散判若两人。沈竹茵屏住呼吸,看着他的侧脸在光影中变得生动而忧伤。
“要听到什么时候?”
琴声戛然而止。沈竹茵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按在了门把上。
“我...只是路过。”
纪迟合上琴盖,但没像往常那样挂上玩世不恭的笑容:“学生会检查纪律?”
“那首歌...”沈竹茵走进教室,“是你写的?”
纪迟往钢琴上看了一眼,随即又恢复到那种散漫的样子:“随便玩玩。”
沈竹茵注意到钢琴上摊开的笔记本,写满密密麻麻的歌词和乐谱。最上方写着《给她》的字样。
“下午四点图书馆。”她突然说,“别忘了带物理作业。”
纪迟挑眉:“这么执着?”
“约定就是约定。”沈竹茵转身时,瞥见纪迟将笔记本小心地收进内袋。
下午的图书馆安静得能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四点整,纪迟准时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物理书和一本皱巴巴的作业本。
“哪道题?”他在沈竹茵对面坐下。
沈竹茵指出一道力学题。纪迟扫了眼题目,在草稿纸上画了几笔:“用能量守恒更简单。"
他的解题步骤简洁漂亮,完全不像作业本上那些潦草的涂鸦。
“你明明会做,为什么交空白作业?"沈竹茵忍不住问。
“重复劳动浪费时间。"纪迟转着笔,“不过你的思路挺有意思。"
沈竹茵正要说话,手机突然震动。林小凡发来链接:《惊!转学生纪迟的黑历史》。
模糊的照片上,几个男生在争执。配文称纪迟在原校打架致人重伤,被开除后才转学过来。
沈竹茵抬头,纪迟正专注地在作业本角落画着什么,睫毛在灯光下投出细长的阴影。
“这个...”她把手机推过去。
纪迟瞥了一眼,继续画画:“传播得真快。”
“是真的吗?"
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纪迟抬起眼睛:“你相信吗?"
沈竹茵想起午休时听到的歌,想起他小心收起的笔记本,想起照片上那个站在钢琴旁的小女孩。
“我不知道。"她诚实地说。
纪迟突然笑了。他合上作业本起身:“今天的辅导结束。"
沈竹茵翻开他留下的作业本,最后一页画着一架钢琴,琴键上坐着一个小人,正在弹奏星星。画旁写着一行小字:
“星星不会说谎,只是大多数人听不见它们的声音。"
窗外,夕阳将纪迟离去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